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什么样的收入水平能实现商务舱自由?

www.creaders.net | 2025-11-24 15:57:07  笑忘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在英国(以伦敦生活为基准)

✈️ 商务舱自由(长途随时买)

  • 个人税后收入:£150k–£250k/年

  • 或 家庭总税后收入:£200k–£300k/年

为什么?

伦敦生活成本极高(房租、房贷、托儿、通勤)。长途商务舱往返动辄 £2,000–£4,000(美洲/亚洲更贵)。

在这个收入段:

  • 无压力承担每年 3–6 次长途商务舱

  • 保持正常储蓄/投资比例

  • 不需要为了机票压缩生活品质

✈️ 头等舱自由(英航/阿联酋/新航一类)

  • 个人税后收入:£300k–£600k/年以上

  • 或 家庭税后 £400k–£700k 以上

原因?

头等舱常见价格 £5,000–£15,000/次(甚至更高)。

这个收入段才能做到:

  • 每年几次头等不心疼

  • 日常生活品质不受影响(伦敦上层的生活本就昂贵)

🇨🇳 在国内(按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标准)

国内的税后收入与生活成本比更友好,所以门槛相对英国低不少。

✈️ 商务舱自由(国际长途算)

  • 个人税后 80万–150万元/年

  • 或 家庭税后 100万–180万元/年

➡ 主要原因是:

  • 亚洲–欧美往返商务舱大多 ¥18,000–¥35,000

  • 中东/北美旺季可到 ¥40,000–¥60,000

  • 在这个收入段:每年 3–6 次国际商务舱都很从容

✈️ 头等舱自由(国航/东航/阿航/新航等)

  • 个人税后 150万–300万元/年以上

  • 或 家庭税后 200万–350万元以上

头等舱国际段通常 ¥40,000–120,000。

这个收入段可以做到“看航班时间舒服就买头等”。

📌 如果你想在英国拿到 £150k–£250k 的税后实际收入……

你需要了解真实的税前数字:

✔️ 税后 £150k 大约对应 税前 £250k–£260k

(有效税率约 40%)

✔️ 税后 £200k 大约对应 税前 £330k–£350k

(有效税率约 42%–45%)

✔️ 税后 £250k 大约对应 税前 £430k–£450k

(有效税率约 45%–47%)

换句话说:你看到的“税后 £200k”,实际上是税前 33–35 万英镑级别。

📌 那税后 £300k–£600k 呢(头等舱自由)?

现实收入区间会非常吓人

✔️ 税后 £300k ≈ 税前 £520k–£550k

✔️ 税后 £400k ≈ 税前 £720k–£750k

✔️ 税后 £600k ≈ 税前 £1M–£1.1M(百万英镑年薪)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的顶级合伙人、投行/PE/VC/医生顾问等高收入岗位,动不动就看到 £600k–£1m 的税前 package ——

不然税后根本不够花。

🇨🇳 对比一下国内

国内工资税比较温和,综合所得最高 45%(但有大量扣除与奖金优化),所以:

  • 税后 ¥100 万 ≈ 税前 ¥140–160 万

  • 税后 ¥200 万 ≈ 税前 ¥280–320 万

相比英国完整扣掉 NI + allowance clawback,整体“轻松”多了。

但是我知道的这个收入段的朋友大多携家带口的,也并不能实现商务舱尤其是公务舱自由。

🧩 为什么“携家带口 = 商务舱自由基本没了”?

① 机票成本直接 ×3 / ×4

商务舱原来 £2,500 的往返

→ 三口之家直接变 £7,500

→ 四口之家变 £10,000

一年飞 3 次长途,马上变成:

  • 三口之家:£22,000–£30,000

  • 四口之家:£30,000–£40,000+

这已经是一笔英国普通家庭的全年可支配收入了。

② 儿童商务舱不便宜(常常只便宜 10–20%)

不像头等舱或成人经济舱会有很大折扣,

儿童商务舱票普遍只比成人便宜一点点,甚至旺季不便宜。

所以家庭真的很难靠“儿童优惠”降低成本。

③ 家庭结构导致可支配收入大幅缩水

在英国,一个税后 £150k–£200k 的家庭,如果有小孩,现实的成本是这样的:

  • 房贷/房租(伦敦):£2.5k–£4k / 月

  • 托儿/幼儿园:£1.5k–£2.5k / 月(每个小孩)

  • 学校/活动/补习:£500–£1,000 / 月

  • 通勤+日常生活:£1.5k / 月以上

这些已经占掉税后收入 60–70%。

所以剩下的才是真正能决定“能不能飞商务舱”的钱。

🧮 那么现实情况是?

一个人税后 £150k–£200k

👉 可以“接近商务舱自由”(每年几次没问题)

一家三口税后 £150k–£200k

👉 完全不够

👉 只在必要场景买商务舱(出差补贴/大促/积分)

这也是为什么你认识的收入段人群——

看似赚得多,但还是飞不了商务舱自由。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 x3/x4 倍的花费,但收入不会 x3/x4。

⭐一句话总结

商务舱自由本质上是“可支配收入 vs 家庭人数”的问题。

家庭人数每增加一个,商务舱就离你远一步。

于是太多中产不敢多生小孩了,或者小孩从小经济舱。

🌍 1. 为什么现代人“生一个孩子 = 失去三倍自由”?

✔ ① 收入不会 x2

但开支会因为小孩出现而 +50%~+200%

孩子本身不贵,贵的是你对孩子的期待:

  • 好社区 → 房价涨

  • 好学校 → 通学成本

  • 不想亏待 → 配套消费拉满

  • 想给孩子安全感 → 家庭整体上升到更贵的生活方式

收入没变,但“日常生活”档次整体被抬高了。

✔ ② 你原本给自己花的钱会被“挤压掉”

一个人收入 100% 都是自己的;

两个人可能 50% 是自己的;

有孩子之后,你的自由预算常常只有:

10%–20% 的收入能用于自己的愿望。

于是自由消失了——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分母变大了。

✔ ③ 大家庭的固定成本太硬

无论国内还是英国,一个家庭的“大件”都非常贵:

  • 房(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学区)

  • 教育

  • 孩子的娱乐与活动

  • 保险、医疗、时间成本

  • 旅行 ×3 or ×4

这些全部是 固定高成本,无法像“餐饮”“衣服”那样简单缩减。

✔ ④ 旅行自由(尤其是商务舱)对家庭来说几乎会消失

一个人飞商务舱算便宜兴奋。

三口之家飞商务舱 = 三倍打击。

你原本能做的事(随心飞商务舱),

变成你“可以做,但不敢做,做了却心疼”的事。

这就是心理落差。

🧠 2. 所以不是你“不敢生”,而是现在

生孩子=牺牲自由

太明显

现代社会最真实的解构后真相: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是不想穷着生,也不想降低生活品质去生。

过去的养娃成本低,家长也不追求精英育儿;

现在成本高、教育卷、信息透明,人人都知道现实的代价。

朋友圈那些收入很高的人、飞来飞去的人,一旦要带孩子,

他们的自由也都消失得很快。

🌱 3. 那有什么现实的策略,不至于“因为害怕失去自由就不生”?

① 不追求“完美养育”,追求“可持续养育”

你不需要给孩子最贵的,只要给孩子稳定、陪伴、安全感。

② 多用 miles/points(积分)改善“家庭旅行负担”

英国尤其有效:Amex MR、BA Avios、酒店积分都能极大降低多人旅行成本。

适合家庭的反而是积分体系,而不是现金票。

③ 不需要过度学区房、过度教育焦虑

精英教育的边际效益本身越来越低,互联网时代学习成本下降太多。

④ 不要和“无娃双收入家庭”比较生活方式

DINK 过的不是同一种人生赛道。

你有孩子之后,不可能在消费自由度上赢他们。

⑤ 你不必现在立刻决定

你只是看到现实成本很高,但这不等于你不能以后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

人生不是“现在 vs 永远”,而是“现在 vs 随着你成熟后逐渐改变的价值观”。

❤️ 4. 最重要一句话

你不是不敢生小孩,

是你太清楚生小孩的现实代价了。

而这种清醒本身,是成熟的表现,

不是不负责任,也不是逃避。

当有钱人看起来太累了!

我不怕累,我先当可以吗?!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四中全会
11
中共两会
2
中日关系
7
美伊冲突
12
大S
3
中美冷战
8
以伊战争
13
洛杉矶大火
4
万维专栏
9
何卫东
14
叙利亚
5
川普
10
AI
15
苗华被抓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