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诺贝尔奖 今日花落入谁家
自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即将走过100年了,今天诺贝尔委员会将首先公布医学或生理学奖,和平奖、文学奖等其他奖项也在随后几天内揭晓。
今天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最大热门是成功绘制人类基因图谱的西莱拉公司美籍科学家文特尔,不过他的成就引起的道德争议对他获奖相当不利。至于物理奖的得主则有多位热门人物:以冷冻方法令原子进入另一状态的美国人康奈尔、怀曼和凯特利,发现偏遥行星的美国人马西和巴特勒,以及主要研究电脑硬盘科技的英国人帕金等,而协助发现新化学元素的德国科学家安布鲁斯特是化学奖得主的大热点。
对于每年争议最多的文学奖的归属,也是莫衷一是。据瑞典文化圈透露,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可望由非欧洲裔作家出线获奖,最有希望的是《大河湾》及《幽黯国度》的作者,印度裔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作家V.S.奈波尔。不过最令国人关心的可能是被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提名的我国作家王蒙。虽然日前王蒙称自己并不知道此事,但有关人士称,并不排除王蒙最后出线的可能。
由于诺贝尔奖金基金会投资有方,今年六项诺贝尔奖金的金额均增加到900万瑞典克郎(折合100万美元),按瑞典币值计算,各比1999年增加14%。到去年年底,基金会拥有股票25亿克郎,全年增值49.4%,比前年22%的增幅高出不少。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具备哪些条件?对此,曾在1991年和1999年两次赴瑞典参加颁奖活动,并由于其在“超导”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被提名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认为,诺贝尔奖所奖励的是原始性创新科技,是对人类整个文明、社会进步都有重大作用的,而中国科学家要得奖就要具备“努力+机遇+合作精神”三个要素,其中“努力”不仅是指勤奋,还要选对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创造出原始创新成果;“机遇”则包含着工作意义,意义不大或未被人们认识的也不可能得奖;“合作精神”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专家认为,我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备问鼎诺贝尔奖的实力。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试验;高能所专家和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试验等一旦完成,均具有获奖水平。用赵忠贤院士的话说:“在10年到20年里,只要认真贯彻江主席在《科学》杂志上的关于基础研究的论述精神,我相信一大批研究成果会脱颖而出,但是切忌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