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现象”让众多家长担忧
本版报道《“韩寒现象”蔓延中学课堂》后,不少学生家长传呼记
者,询问韩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并反映:自家孩子也整天写东西不让
大人看,不知是不是在跟韩寒学?
萧红中学一初三学生家长说,她的孩子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这个
假期里,她发现孩子很少算数学题,总是趴在桌子上写。她想拿过来看
看,孩子就是不给。这位家长担心孩子在这紧要“关头”,只“写东西”
别的什么都“不学了”。
另一位“偷看过”孩子日记的家长说,他孩子文好理偏,这学期三门
不及格,孩子在日记中“苦恼、惆怅”,问韩寒“该怎么办?”
一重点高中高二老师反映,他负责的两个班,已出现了数学、外语、
生物、语文等某一学科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原来这些学生还想方设法补短
脚,可知道韩寒是个“高材留级生”后,也幻想只要某学科成绩拔尖,其
它学科即使零分,也有大学“破格”录取。
但也有家长说:“我愿我的儿子能成为‘韩寒’,哪怕今后上不了大
学,也不怪他,可惜他没有这个天分。”本报记者刘洋
资料:韩寒和“韩寒论争”
韩寒,17岁,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1999年参加首届全国新
概念作文大赛,面对“将一团纸置于一杯水中,纸团慢慢沉入杯底”这样
一个题目,在一小时内写出《杯中窥人》作文,获大赛一等奖。时隔不
久,因期末考试7门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去年还是7门功课不及
格。但韩寒认为“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7门功课红灯,照亮我前
程。”
目前,韩寒已成为一个话题。有关他的争论,都围绕“中学生偏科与
全面发展是否矛盾”这一主题。有专家在对韩寒的才华给予充分肯定的同
时,希望社会给他一个空间,不能用对待一般人的方法对待他,否则会毁
了人才。但教师们则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今后专项发展的基础,韩寒
决不是学生的榜样。韩寒的母亲在“网”上担心:“如果他上不了大学,
恐怕连工作都成问题,没有工作,就没有饭吃,还谈什么写作。文章写得
再好,又有什么学校会录取他呢。”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