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曝光:他们为何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万维读者网】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就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认为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他们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时间的验证。其应用价值,对中国目前的改革也有着相当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
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昨日揭晓,美国的3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同获殊荣。消息传来,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关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平新乔说:“这3人获奖是众望所归,他们早该得奖。”
据悉,阿克尔洛夫现年61岁,供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彭斯现年58岁,供职于斯坦福大学,斯蒂格利茨现年58岁,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94.3万美元)的奖金。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3位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们“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
平新乔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认可的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而经济学理论成果经过实践检验被认为是正确的,通常需要二三十年。所以,此次获奖3人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的获奖意味着国际上正式承认其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理论对中国目前的改革与实践也有着相当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
平新乔介绍说,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万能的,通过自由竞争可以实现市场资源的自由配置。但这是以市场交换无摩擦为假定前提的。而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生活中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未必能带来最高的效率。这种现象引起了阿克尔洛夫的关注。1972年,阿克尔洛夫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次品问题》,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阿克尔洛夫从分析旧车市场入手,在旧车交易中,卖者显然比买者对车辆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称,买车的人难以完全信任卖车人提供的信息,因而试图通过低价来弥补其信息上的损失。由于买者出价过低,卖者又不愿提供好的产品,从而导致次货的泛滥,其最终的结果是旧车市场的萎缩。阿克尔洛夫就此得出结论:市场放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信息是有价值的。平新乔说:“不光要有产品的市场方式,信息本身也要有市场。”
斯彭斯1973年在哈佛毕业时,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通过剖析人才市场盛行的造假行为,指出人才市场同样存在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由此造成了人才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斯蒂格利茨则将信息不对称这一理论应用到保险市场,为此他于1974年、1976年相继发表两篇论文。他指出,由于买保险的人与保险公司间信息的不对称,一些粗心的保险者在买过车险后,疏于管理与保养,这使得保险公司为居高不下的赔付率而不胜其苦。斯蒂格利茨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模型是,让买保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险费及低自赔率加高保险费两种投保方式间作出抉择,以解决保险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斯蒂格利茨还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金融市场,指出企业骗贷也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传统上银行通过利率变化来调解资金市场的供求平衡,但利率提高的结果是,更多愿意冒险的人向银行借贷,由此贷款风险水平提高,如此循环下去,最终结果是贷款质量下降。
“这3个人分别从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保险及资金市场等领域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出市场体制需要完善、设计,设计里有最优。”平新乔指出,“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这种全新的经济学理念,对中国经济转型中处理产品市场中假冒伪劣泛滥,人才市场上武大郎开店盛行以及金融市场坏账增加等问题有指导意义。
中国青年报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