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一个中国“低端人口”走向美国的故事

www.creaders.net | 2017-12-13 14:53:11  有意思教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Nana现在住在美国华盛顿郊区,当初选这儿买房也是因为是学区房。每天早上,她给院子里的花浇浇水,为自己和丈夫准备好要带的午饭,然后开着她的红色丰田进城上班。

  她在一家美国人家里工作,带两个孩子,教中文。孩子的父母都是律师。周末的时候,Nana和先生一起骑骑车,买买菜,他俩是在华盛顿的一次骑行活动中认识的。每年Nana还会跑两次马拉松。

  除了少条狗,Nana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谁能想到13年前,她是初中勉强毕业,从东北来北京务工的打工妹。对!就是某些人眼中的“低端人口”。

现居美国的Nana

  Nana曾是我家阿姨(保姆),是我儿子念念不忘的“姐姐”。她16岁从东北梅河口来北京,在我家做了七年阿姨(保姆)直到六年前去美国做互惠生。

  这个曾经的低端人口,如今却在美国教高端人群。认识我们的人都说我是她的贵人,其实这事儿跟我真没多大关系。她低开高走的人生道路,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1、东北-北京

  Nana家里三个闺女,她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叫她“小二”。初中毕业后她没上高中,平时山上放放羊,农闲时打打零工——东北盛产核桃,拨核桃仁,一天能挣两块五。

  2004年我和丈夫刚从美国搬回北京,生了娃后想找个靠谱的阿姨(保姆),平时再让老人搭把手。我妈托老同事介绍了个远方亲戚,可我一听这阿姨(保姆)才16岁?且不说有雇佣童工之嫌,自己都还是个孩子,能带孩子吗?而且还是刚出生的小宝宝。不过我心想就让她来试试呗,大不了不合适就带她在北京玩玩儿,然后送她回去就是了。

  记得那天我一打开门,门外站着个挺壮实的女孩儿,梳着两个辫子,脸上挂着明显的高原红。眼睛里有一点儿刚到大城市的羞涩但又暗藏一丝不卑不亢的劲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成熟。

Nana在中国大陆时的旧照

  刚来那会儿,她连用煤气做饭都不会,更不要说带孩子了,你说一个放羊娃能指望她会什么呢?不过放羊和带娃,都需要责任心和耐心。在这两点上,小二都不含糊,不会的慢慢学就是了。只要有学习能力,什么学不会呢?

  小二迅速通过跟我们出去吃饭学会了做饭,中餐西餐,还有各种中西合璧的自创料理,甚至还学会了调酒。儿子上幼儿园以后,她又学会了开车,这样每天接送孩子我也不用发愁了。

  老人带孩子虽然尽心尽力,但最大的冲突通常来自于育儿理念不同,而且还很固执。小二就没这问题了,我看什么育儿书,就让她看什么,没两天她就满口蒙特梭利,爱与自由了,根本不用担心育儿理念不一致。

  我儿子在家跟我说中文,跟他爸说英文,在我家7年,Nana天天听估计也能听出个英语四级。再加上小二性格外向,爱说健谈,跟儿子学校的老师也混得倍儿熟。每天接孩子的时候还能用她那半生不熟的东北英语跟外教扯两句。

  尽管如此,我知道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今后如果她想要有立足之处,唯一的出路就是念书。可学什么呢?我鼓励她学点有用的!初中勉强毕业的小二用了三年的时间在业余时间攻读了北师大幼儿教育专科。

Nana和笔者儿子的合影。

  现在想起来我和我丈夫也许注定是要做沟通和领导力培训这一行的。很多人都问我怎么能让一个阿姨(保姆)死心塌地的呆七年?其实,我压根儿就没把她当阿姨(保姆),从一开始就是把她当员工来对待的。在工作中,我们是如何激励,放权,赋能员工的,在家也做同样的就好了。其实,不管是男的女的,年轻的老的,城里的农村的,说到底作为人的需求是差不多的。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都想要体现价值。

  2、北京-西藏

  儿子一天天长大上小学了,我却越来越焦虑小二的前程。她都二十四了,这在农村早就过了嫁人的年龄,连她妹早都生娃了。她爸妈和我爸妈天天琢磨着给她介绍对象,可完全城市化了的她,浑身上下一股“韩流”,说话像白领,时不常蹦两句英语,还怀揣着大城市文艺青年的梦想——骑行西藏。这也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了啊?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儿子学校一老师给小二推荐了去美国做互惠生(Au Pair)的机会。老实讲,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心想别是那种贩卖国际新娘的人贩子吧?后来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互惠生是一个70年代开始的国际交流项目,年轻人住在寄宿家庭,帮人看孩子,一星期干45个小时,还可以业余时间学习语言。

  整个申请过程跟申请美国大学差不多(除了不用考托福)。这包括填写简历并做一个近乎于MBTI的心理测验,写自荐信,和推荐信,最后还要和潜在雇主通过Skype用英文进行沟通面试。

  简历容易,从东北放羊到北京放娃,再写也写不出什么花样。而作为她在过去七年的唯一雇主,我知道我的推荐信举足轻重。

  材料交上去后,很快就有好几个家庭抢着伸出了橄榄枝。我跟小二一家一家的面试,最后相中了一对在华盛顿的年轻夫妇,女的是ABC,在一家投行工作,男的是老美,在马里兰大学工作,有两个小混血男孩。家庭定下来后,接下来很顺利就拿到了签证。

  临走之前,小二终于圆了她的西藏梦。2011年夏天,凭着她的“二”劲儿,她从成都骑车穿越川藏线,历时十五天最终到达布达拉宫。那一路上的艰辛就只有她和她的单反相机知道了。

  3、北京-华盛顿

  送别比我想象的要难过很多。七年,足够让任何吃一锅饭的人成为亲人,更何况是自己一勺一勺喂大的孩子。看着她和儿子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难舍难分,七年的陪伴,历历在目像过电影一样——儿子生病在医院的不眠之夜,每天下班回家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她叽叽喳喳的八卦……每个琐碎的点滴时刻都变成了此刻不舍的理由。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想想七年前站在我家门口那个脸上有着高原红的放羊娃,我知道她的人生从此将会是多么的不同!

  你从哪里来不重要,你往哪里去才重要。人生并不在于你此刻的高度,而在于你的方向。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捅破天了!这个数字要压死习近平
2 两件大事壮胆!北京可能有突然动作
3 重头戏没了!习出访巴西前,收到坏消息
4 亲自下场 习近平急了
5 高层会议三大异常!“习思想”消失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