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必读!如今的中国孩子幸福吗?

www.creaders.net | 2018-03-17 12:25:59  自由亚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啊,什么事都不用做”。在一个家庭的聚会中,老人看着女儿手忙脚乱地给孙子喂饭,摇摇头如是说。

  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受和观察呢?那就是,在现今的中国,许多父母并不是富翁,却把孩子养成了“富二代”。今天就对这一现象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下面先引用几段过来人在网上发表的感受:

  -那会儿姊妹众多,最苦的就是老大了,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照顾弟弟妹妹,放牛、挑水、洗衣、做饭,有时还得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们;

  -如果出生于贫穷的家庭,那就更苦了,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口肉,唉,说多了都是泪啊!

  正因为中国有不少人的童年过得艰苦,有太多的遗憾,现在物质生活好了,成为父母后,自然会想弥补这些缺陷,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童年。

  于是,父母们成了孩子的“佣人”,孩子哭了,他们手忙脚乱地哄着;孩子想要啥,他们尽力去满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中国大陆流行的一句话典型地描述了这个现象:给儿子当儿子,给孙子当孙子。

  曾经以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富翁的专利,没想到父母还没成为富翁,孩子却早先一步成了“富二代”,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

  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院社会学教授邓晓刚表示,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发生了变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多方面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从独生子女角度看,父母和祖父母多人把关注放在一个孩子身上,不像过去兄弟姐妹多,即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另外一个因素是经济和物质条件发生变化,上个世纪6、70 年代买粮食要粮票,一个人一个月两斤肉。大饥荒时有两千人被饿死。这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过去非常恐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走自己的路。”

  河北自由撰稿人,教师朱欣欣老师对此也有同感:

  “首先,这一代年轻人的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自己受过的苦,可以说是舔犊之心;二是一家就一个孩子,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没有兄弟姐妹的经历,没有学会和别人去分享和共担,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别强;三是这一代子女的父母生长在动乱时期,所受教育贫乏,既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没有先进的子女教育的经验,因此不是过分严厉,就是过分溺爱;四是中国经济自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但文化方面却贫乏,快餐文化流行,缺乏心灵文化的熏陶,孩子们在物欲的满足中寻求刺激。”

  朱欣欣老师说,人们经常说“快乐”这个词,快乐快乐,快快地就乐过去了。就像儿童买玩具,新鲜两天就腻了,又去找新的。年轻人用这种很浅的心灵或肉体的刺激,来替代精神层面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满足。就像人渴了,喝的却是不解渴的东西,就更渴了。

  事实上,父母的所谓无微不至的照顾,却把孩子养成了一个“不懂感恩、只求回报”的人。中国相关媒体的报道列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个孩子玩手机,玩得没日没夜,成绩下滑明显。爸爸抢过孩子的手机说要没收,孩子竟暴跳如雷,跳起身狠狠揍了妈妈肚子一拳。

  后来,这个孩子竟还赌气“绝食”,把自己反锁屋内,饿了一天,以此来要挟父母归还手机。最后,孩子的爷爷奶奶来了,他们责怪孩子的爸妈态度太过强硬,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不懂教育子女,把爸妈狠狠批评了一顿。最后的结果竟是,孩子爸妈“归还手机”,还向孩子诚恳地道了歉……

  美国耶鲁大学教师康正果老师说:

  “刚才列举的状况,我也注意到了,问题非常严重。但同时也觉得非常奇怪,因为古今中外,从未看到这种社会现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而出现的这么一种特别的社会怪象。往上追究,中国没有这个传统;往下再看,改革开放国门打开,西方社会也没有这种东西。在这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突然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滋生了如此娇宠孩子的现象。”

  此外,康老师认为,我们也不能这种现象完全归咎于独生子女。他说,这与祖父母和父母本人精神空虚也有很大关系,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攀比:

  “以前在毛时代是越穷越光荣。毛时代颠覆和扭曲了传统价值,在延安时,毛泽东说老贫农的牛粪脚最香,资产阶级小姐的手最臭。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就是因为毛的阶级斗争,拒绝和歪曲西方先进文化。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果然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在中国是越富越光荣,所以祖父母和父母一代都处于价值混乱的情况下,从贫困的生活到突然富起来以后,就没有了任何标准,导致社会丑态百出,这确实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特产。”

  康正果老师说,毛时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当年人民公社通报表扬知青,因为发了大水,公社的木头被冲到了河里,知青们下饺子一样跳下去捞木头,淹死了被称为英雄。与天斗与地斗,作无谓的牺牲。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任何理想,把消费当成终极目的,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以前虚伪的高点堕落到可怕的深渊。而现在这种骄奢淫逸的风气,就是从毛的时代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发展而来的。

  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院社会学教授邓晓刚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说,社会学上有言传身教的理论,孩子会学习和模仿父母。另外,社会道德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文革中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官方推导的文化。后来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开始出现个人利益至上,道德观念受到极大摧毁。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对下一代产生影响:

  “年轻人学的是,在大街上看到老人摔倒了,你不要去扶;开车把人撞伤了,怕经济赔偿找麻烦,索性再次把人撞死。官场就更不要说了,当官的有100多个情妇,还有两个官员共享一个情妇的,对人们的道德观造成影响。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有宗教信仰,而现今的中国是既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道德约束,没有关心别人,爱护别人的普世价值。”

  河北自由撰稿人,教师朱欣欣老师补充说,中国家长呵护孩子,过于溺爱,也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没有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安全保障和提供创业成长的空间有关,缺乏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年轻人面临种种困难,家长也没有办法从其它方面去帮助他们,只好靠物质刺激,节衣缩食来满足孩子。这一代的很多家长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在学习等方面也很难帮助孩子,再加上代沟。所以家长对孩子们的帮助只能依靠金钱,缺乏精神方面的沟通和帮助。朱老师接着说:

  “我这两天给孩子们上课时,问他们寒假过得怎么样,有的孩子就说成天在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写作文时说没的可写,生活和内心都很贫乏。”

  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朱欣欣老师说,他教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从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他说,你不可能让孩子去学习,而家长在一边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朱老师说,普遍来讲,中国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现在很多教育都是控制下的党文化。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几代人都很失败,包括不少老师本身都是教育失败的残品,更何况孩子呢?朱老师接着说:

  “因为中国很多家长不懂爱的正确方式,在应试教育下,家长只顾孩子的学习成绩,物质生活上竭尽全力来保障孩子,也不让孩子干活,缺乏动手能力。我在上课时发现,有的3、4年级的孩子,不会把一个长方形的纸裁成正方形。”

  朱老师说,家长认为,做家务劳动和学习没有关系,看不到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特别能培养孩子的智慧,即所谓心灵手巧。各方面原因,促成了这一代年轻人的不正常的消费观,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诚如中国网民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舍不得孩子受苦,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可我们努力长成了一棵大树,把孩子庇护在身下,风雨冰雹全部挡在身上,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不感恩和别人的指责,我们做错了什么?

  很多父母,都在培养“白眼狼”却不自知,引证网友的话:

  总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

  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

  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

  当父母被领导大呼小叫的时候,

  当父母被客户呼来喝去的时候,

  你却在呼朋引伴、潇洒度日

  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

  不少人结了婚,还让爸妈背房贷。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

  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

  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

  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

  有句笑话这样说,“我视金钱如粪土,爸妈视我如化粪池。”

  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

  因此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

  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说到这里,再介绍一下最近在心理学领域流行的一个概念,就是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是一种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能力。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产生了同理心。不管是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他们主动张开小小的手臂,以拥抱表示安慰,还是对父母情绪的变化察言观色,从而小心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给同伴的安慰等,这些都是同理心的表现。

  而同理心不等同于同情心,同理心是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可怜别人的遭遇。

  同理心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美国杜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了一项研究,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跟踪、记录了超过750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研究发现,那些在幼儿园时期曾经善于分享、帮助他人的孩子,很多都从好学校毕业,并获得了不错的工作。不仅如此,他们还资助那些自己不认识的贫困孩子。

  而那些不具备“移情”能力的孩子很多中途辍学,没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生活。

  对此,邓晓刚教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英文有一个词叫Empathy,就是体谅别人,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你是否愿意爷爷奶奶父母对你嚷嚷?朝你扔东西?你想没想过,你自己处于那个地位,你会怎么样?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社会资本就是你的情商,你是否能换位思考,也就是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别人开车把你撞伤,再撞死,你会怎么想?现今中国的社会价值是为了自己,不管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家人。只要能赚钱,不管别人死活。”

  邓晓刚教授说,最近看到文章,日本人对中国人印象不好,太自私,又不团结,又脏。一个社会环境好,是大家共同去保护的结果,不随地吐痰,不扔烟头,都是基本道德。再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外国人,是扫大街的,你又会怎么想呢?邓教授接着说:

  “作为孩子,要对父母感恩,要知道节省父母挣来的血汗钱,把自己放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角度,去想去看问题。人之初性本善,应当怎么保持这种善良?现在年轻人只强调,我是学霸,我能进北大清华,这只是一个方面。如何做人?没有学会。”

  邓晓刚教授说,看看今天中国的干部子弟,红二代,富二代,再看看美国的比尔-盖茨,有钱,但不把大笔遗产留给孩子,而是捐善款改善环境和医疗,援助非洲。他说:

  “美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去网上捐钱。美国是基督教国家,崇尚共享共建国家。中国人富了,全世界满处花钱,炫耀,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满处都是中国人在花钱抢购名牌。生活的目的难道就是这些吗?”

  美国耶鲁大学教师康正果老师说,他在美国生活多年,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巴菲特,还有脸书的扎克伯格,本身生活简朴,对子女要求也非常严格。特别是犹太人,有钱的犹太人不但不以挥霍为荣,反以为耻。西方多数有钱人都不会让子女去乱花钱,而是让他们过俭朴和自食其力的生活。

  康老师认为,中国的富二代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怪胎。

  美国施惠基金会(Giving USA Foundation)发布的2016年年度慈善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人一共捐了3900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3%,创了历史新高。2017年的慈善捐款比2016年预计将增加3.6%,2018年预计再增加3.8%。在美国,“裸捐”这种极端的方式(一文钱都不留给后代)也屡见不鲜。

  很多人以为,美国几千亿的捐款大部分都出自一些大公司或富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美国2016年3900亿的捐款中,个人捐款比例占到了70%以上,人均捐款872美元,而这里70%都是普通人。

  美国人的金钱观是:我只是财富的保管者,而非拥有者。许多美国人都认同卡内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们也把回馈社会、帮助穷人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和道德要求。另外,美国人热衷捐赠也要归功于美国有一个对慈善事业发展十分有利的法律环境。

  最后,用邓晓刚教授的一段话结束:

  “社会学心理学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和成功?美国哈佛大学长期跟踪哈佛毕业生70年,研究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善于与人分享的人,能够善待别人的人,不仅成功,而且长寿,是正能量。”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