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港媒称,为了庆祝七夕,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一位北京资深媒人描述了他给人牵线搭桥40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7日报道,北京着名媒人之一朱方翻阅着他保存的数十名中国单身人士档案,指出他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他手中单身女性的档案远远多于男性的。
朱先生的公寓贴满了年轻单身人士的照片,他说,目前他拥有70名单身女性的档案,却只有27名男性的。
在“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星期五(8月17日)到来前,朱先生接受了《南华早报》的采访,回顾了自己给人做媒40年来爱情和浪漫的本质发生的变化。
朱先生说:“对这些年轻女性来说,尽管如今结识朋友更容易了,但找到伴侣变得越来越难。”
“过去更容易,是因为人们更关心对方的道德品质,不那么在乎对方如何养家煳口。”
报道称,基于40多年的月老经历,他的观察结果突出了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和事业心越强的城市女性结婚越晚,或者根本不考虑结婚,尽管在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结婚生子的社会压力很大。
报道称,但是,伴随这一趋势而来的是,二十八、九岁及三十岁出头的女性日渐被冠以“剩女”,她们被指责娇生惯养或不太负责任,不能安顿下来。
不过,已经帮助超过1665对夫妻喜结良缘的朱先生认为,女性现在更乐于花时间选择合适的伴侣,而不会为了传统而匆忙结婚。
然而,他警告说有时年轻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要求对方十全十美,比如女方希望男方个头高,英俊,有钱。
朱方说:“如果你是一个五星级的女子,可以试着接受一个四星级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想找个十全十美的男人,那不现实。”
不过他强调说,他一直鼓励男女双方更看重对方的人品,而不是只看其物质能力。
报道称,传统的媒人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要求朱先生做媒的人仍然很多,让他应接不暇。
不过,近年来,他发现中国年轻人越来越乐于以更现代的方式寻找伴侣——例如通过网络结识他人或加入速配俱乐部——现在他的许多业务都来自着急帮孩子找对象的父母。
朱先生说,现在一些客户的问题是对想要找的对象有特别的要求,例如一位热爱诗歌的年轻人坚持要求他的另一半也要会写诗。
他给客户的建议是,先确定未来配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再在其他方面适当妥协以扩大可能交往的对象的范围。(编译/刘宗亚)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狂轰 李嘉诚卖港口踢铁板 巴拿马出手了 |
2 | 川普最新表态:我不是故意的… |
3 | 中科院学者批北京反制政策“像打老婆” 结 |
4 | 川普最新表态:不会和北京签任何协议 除非 |
5 | 为何中国敢硬刚关税?看这几个图就明白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