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剃头师傅技术高,
不用剪子不用刀,
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
青包绿包大紫包。”
又到了二月二,剃头的日子;又想起了小时候小伙伴的淘气童谣。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农历的二月初二,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它被简称作了“二月二”,还被赋予了不凡的内涵:“龙抬头”。自然,围绕着这一天,各地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讲究和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在中国是妇孺皆知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句谚语。
二月二,是一个和节令密切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因为在农历的这一天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和雨水。到了这节气,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冬眠的龙,此时也被隆隆春雷声惊醒了,抬头而起。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二月二便有了春龙节、春耕节、龙头节和青龙节等称谓。
正因如此,在“龙抬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要虔诚地点灯、烧香、上供,向龙王爷祈雨,希望未来一年里都能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有一个好的年景。
围绕着龙抬头,全国各地有不少庆典方式和习俗。
在老北京,据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二月二,在饮食方面,除了《燕京岁时记》的记载,吃龙鳞饼、龙须面之外,老北京素有以下的习俗:
吃饺子。谓之“食龙耳”。
吃油炸糕。谓之“食龙胆”。
吃驴打滚。谓之“财源滚滚”。
吃猪头肉。因为猪头肉为上供物品,所以食之可获得“神灵保佑”。
总之,在老北京,二月二的吃食是要沾龙气儿的光,既食用了美食美味,祈福了平安吉祥,又获得了心里安慰和寄托。
另外的习俗还有接“姑奶奶”回娘家 。劳碌了过去的一年,新一年的劳碌又将开始,因为正月里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娘家的习俗,因此在二月二这一天,老北京人都会把“姑奶奶”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犒劳一番。
熏虫、击房梁、打扫卫生也必不可少。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滋生、活动,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香、用木棍或竹竿敲击房梁,以此驱走毒虫,保障平安。
在二月二,老北京还有一个风俗是进香祭神。男男女女额上贴了金字,骑上毛驴相继来到郊外的寺庙,踏青祈福。
在禁忌方面,除了《燕京岁时记》里记载的“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之外,亦忌讳洗衣服,以防搓伤龙皮。
此外还有许多农谚:如: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
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挂在嘴上的儿歌是:“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另外,在这一天,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至今被人们熟知,甚至是约定俗成不去破坏的禁忌习俗——“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这项民俗出于何故,起始何朝何代,这里不做探讨了。我们说一下老北京和剃头相关的事情。
老北京的剃头行业,据说跟满清政府加强自己的统治有关。束发包巾,是汉人们几千年的风俗习惯。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加强他们的统治,强迫汉人改变发型:“剃四处,留中原”。可是,汉人们却不乐意执行这道命令,不乐意留辫子。这下,顺治皇帝火了,于顺治二年六月颁布圣旨:留发者不留头!违令者斩!圣旨一下,便有官兵拿着武器,挑着剃头挑子,在最繁华的前门、东单、西四等地设卡子,强迫汉人剃头。如有反抗,立即砍头。
剃头匠的行业,就此诞生。
老北京剃头匠的标准行头是一副剃头挑子。一根扁担,两头挑着煤火炉子和柜匣。炉子里着着煤火,上坐一把吱吱作响的铁壶。柜匣被漆成了朱红色,上有三个抽屉,抽屉里装着剃头用的家伙。另外,柜匣上头还放着板凳和脸巾架子,脸巾架子上挂着一条一尺多长、两寸来宽用来磨刀的鐾刀布。据说,柜匣上的朱红色,是当年皇上所赐的专用颜色,而那条鐾刀布,则是由顺治皇帝的那道圣旨演变而来。遇到顾客,剃头匠把挑子一撂,凳子递给客人,脸盆架和脸盆在客人面前放好,提起炉子上的铁壶,热水倒入盆中,之后替客人洗头,再用热腾腾的毛巾在客人脑袋上捂半支烟的工夫,拉开柜匣,把剃头刀子拿出来,试一下刀锋,再在鐾刀布上喳喳地磨蹭几下,便唰唰地开始剃头了。
老北京的剃头匠们招揽生意一般不吆喝,全凭手里的一件响器。响器叫“唤头”,我在一些资料当中,见有的专家也称之为“换头”。前者是从声响上说的,后者是“剃头换命”之意。唤头是一把大镊子模样,剃头匠把它拿在手里,用一根钢棍在中间一拨,便发出“嗡嗡”的响声。响声绵长而悠远。
剃头匠们为了招揽生意,一般除了“正业”剃头之外,还有“副业”掏耳朵和捏揉按摩等。
我小时候有个同学,他爸爸就是“科班”的剃头匠出身,会“捏”。我同学只要一打架吃了大亏,就必让他爸爸出马。他爸爸把手往那同学身上某个穴位上一摸,“咔吧”一声,他的胳膊便被“摘”了,再动弹不得。我小的时候,理发代替了剃头,即便是游街串巷的剃头匠,依旧打着唤头,但已然没了剃头挑子,一只轻巧的书包里,装的是理发推子。
在老北京,正月里是不剃头的。等到了二月二这一天,人们——主要是男人们和男孩子们,便围拢在了剃头匠的身边,剃头,修面,掏耳朵,用神采奕奕焕然一新面貌,用一种标志和形式,完成了对新年幸福的祈福。
这里,着重要提的是那些男孩子们。二月二,剃了头还不作罢,他们还要紧随剃头匠身后,唱那首一代代在孩子们口中流传着的儿歌——
剃头师傅技术高,
不用剪子不用刀,
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
薅得脑袋起大包,
青包绿包大紫包。
……
这样一唱,二月二节日的气氛,便更加浓烈了。
作者:何大齐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最有可能!中共接班人浮出水面 |
2 | 华尔街日报捅了马蜂窝 习的无知让人震惊 |
3 | 北京惊变:并非习张二人,“他”才掌握军权 |
4 | 传出事的他终于露面了 |
5 | 马斯克突然语出惊人:美元将一文不值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近平夺回军权失败 正面临被 | 文庙 |
2 | 平鑫涛那张奇怪的遗嘱 | 一冰 |
3 | 中共国会不会发生军事政变? | 山蛟龙 |
4 | 赵晓:也谈“美国领导力的物质 | 万维网友来 |
5 | 坚持此法治国! | Winston Sm |
6 | 墙内退休的三六九等 | 体育老师 |
7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8 | 马斯克出手惊天动地 国会预算 | 雷歌747 |
9 | 法国之行(1)巴黎市区 | 雪山下的绛 |
10 | 赵晓:谁的风险更大:美中两国 | 万维网友来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国会的耻辱.千页法案出台内幕 | 木秀于林 |
2 | 从许成钢看海外学者的困境 | 山货郎 |
3 | 从俄军中将遭暗杀想到的 | 随意生活 |
4 | 人越有钱越抠门 | 体育老师 |
5 | 墙内退休的三六九等 | 体育老师 |
6 | 老钱:匪夷所思! | 老钱 |
7 | 文化长廊 | 木桩 |
8 | 赵晓:也谈“美国领导力的物质 | 万维网友来 |
9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10 | 加勒比游轮(扬州慢 图) | 老冬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