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书法初学者,如果不得法或审美基础弱,或没有名师引导,就很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会把自己鉴赏不来或不喜欢的某书法作品说成是“丑书”,若是面对名作,如王羲之的《姨母帖》,要么选择性沉默,要么愣头青一般地质疑:“如果去掉王羲之落款,大家还会说这件作品好吗?”
作为王羲之的早期作品之一,《姨母帖》虽属行楷书体,但书法中还留有隶书遗意,笔法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整体风格厚实凝重。该作在王羲之的书法中属于“过渡型”的书体。它对研究东晋书法,和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晋代书法是一个从生涩、古质到丰富探索的一个承前启后的演变过程,其中的王羲之早期作品《姨母帖》结字和用笔都还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如下图中的“痛”“十”“一”等字中的横画,隶书的笔意都很明显;“痛”“日”“何”等字的转折处都较生拗峭拔,并残存横式。这些都是隶书笔势孑遗。另外笔画质朴凝重,出笔入笔比较自然,不像唐以后那样强调一笔三折。
《姨母帖》也正是因此,表现出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她所带来的艺术探索价值与可变性,尤为可贵。杨守敏曾说:“观此《姨母帖》一帖,右军亦以古拙胜,知不专尚姿致。”
我们多熟人认识的王羲之,都是如《兰亭序》的遒劲隽永,或《圣教序》的跌宕起伏,唯《姨母帖》风格不类传世王羲之诸摹本,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路与探索方向,其艺术与研究价值可媲美稍早的《平复帖》。
由此可见,王羲之《姨母帖》是精华之作,具有特殊的书法学习与研究价值,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其实《姨母帖》自古备受重视,她原裁于唐人摹《万岁通天帖》,是王羲之后裔、唐代贵族、武周宰相王方庆的家族宝物,内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书。王方庆于公元696年“借给”武则天,武命人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此帖钩填极其精准、精妙,可谓“下真迹一等。”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可见《姨母帖》几乎是等同王羲之原作一般的千年遗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6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7 | 网友惊呼 习近平排场之大 只有1人可“媲 |
8 | 真的 !一切都在习近平掌控之中 |
9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10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