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某小区日前挂出反诈宣传横幅而引发热议关注,“2022年4月16日,XX小区一住户被人以约炮为由,诈骗其285734元,敬请防范。”横幅落款为星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星海派出所。律师表示,这条横幅未透露受害人真名,也未侵害其名誉权和隐私,但宣传略有不妥。
温州星海派出所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横幅确为星海派出所与街道办事处联名悬挂,其中提到的“约炮被骗”的住户为近期辖区真实案例,悬挂横幅意在提醒广大市民小心提防,谨防诈骗。
律师柴欣表示,横幅是街道办和派出所为了预防更多人陷入骗局所采取的警示手段,横幅上写着被骗人所在小区和被骗时间、缘由、金额,但并未写明被骗人的姓名,他人无法将其与被骗人相联系。因此并未侵犯被骗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属于合法的行为。
另一位律师马玉珍也表示,从法律层面看,横幅显示的被害人信息虽具体到受害人居住的小区,但并未透露更多个人信息,一般意义上不会涉及侵害名誉权和隐私。
马玉珍表示,这样宣传也略有不妥,该小区的人有可能猜测到被害人的更多信息,会给被害人造成极为不好的心理影响和压力,认为这样的宣传方式略有不妥。而该小区作为知名地产公司的楼盘,发生这样不光彩的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也会降低该公司品牌的社会评价,公司也有可能会提出异议。因此,“虽然宣传形式很好,但建议隐去小区信息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