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星星最终也会死去,甚至也需要最后的安息之地。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寻找这样一个地方,其中分布著已经坍缩成黑洞或中子星的远古恒星的遗骸。
他们发现了这个银河系的恒星墓地,并首次成功绘制了它的分布图。该研究于8月25日发表在《王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并将此死亡恒星的墓地称为“银河系的冥界”(Galactic Underworld)。
悉尼天文研究所博士生、主笔作者大卫·斯威尼(David Sweeney)在一份9月30日的新闻稿中说:“银河系地下世界的‘高度’是银河系本身‘高度’的三倍多。”“令人惊叹的是(银河系)30%的星体已经(死亡并)被完全抛出银河系。”这里星系的高度意思是指与星系盘垂直方向的厚度,例如银河系中心隆起处比边缘处要厚很多。
黑洞和中子星是超新星爆发之后的两种可能结局。超新星爆发是一种灾难性的爆炸,是由大量恒星在其寿终之时自行坍塌而造成的。这样强大的爆炸将这些恒星残骸抛到太空的黑暗区域。
至于到底被抛射到了哪里这个问题,则被天文学家证明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但是研究人员通过精心模拟过去曾经存在过的恒星的生命历程,可以确定其尸体所处的位置。
“在寻找其尸体碎片时,我面对的最大难题是:推算其临终爆炸时作用于自身的推动力。”斯威尼这样描述他们最新的研究,“超新星爆炸并不是各方向对称的,残留物会以高速朝某个方向喷射出去——高达每小时数百万公里——更糟糕的是,对于每个星体来说,喷射会发生在一个未知且随机的方向上。”
绘制这个银河系的冥界地图是一项引人入胜的工作,但研究人员发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冥界的成分。
“这些死亡恒星的致密残骸具有与银河系的可见部分根本不同的分布和结构,”斯威尼说。帮助绘制这个冥界地图的悉尼大学研究员桑吉布·夏尔马(Sanjib Sharma)对此也印象深刻。“我原来预计河系的墓地(与银河系的可见部分)只会略有不同,但大体上仍是相似的,”夏尔马在新闻稿中说,“然而我没想到(研究结果显示)它们是如此彻底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