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为孩子好”的混账逻辑:13岁男孩被父亲刺死

www.creaders.net | 2023-02-12 13:27:42  读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四川男子用武士刀教育13岁儿子,意外刺死儿子

近日,四川绵阳发生了一件骇人的事情,一个13岁的男孩死在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手里。

男孩因为体育考试只考了18分,惹得父亲杨某非常生气,杨某很懊恼儿子一次次考试失利,不禁越说越气,最后他情绪失控,拿起家里收藏的武士刀就朝儿子刺了过去。

其实杨某的本意是想吓一吓儿子,毕竟此前他已经两次这么做过了,但这一回可能是情绪过于激动,没控制住,竟真的一把扎在了儿子的身上。

霎时孩子一声尖叫,他喊道:“爸爸!戳到了!”

很快,小孩身上血流如注,杨某这才醒过来,立马拨打了急救电话。然而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孩子最后因为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

一个父亲就这样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儿子,但这还不是最吓人的,最吓人的是杨某在法庭上的一番言论。

因为故意伤害罪,杨某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法庭上,他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

我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我是“最好的心,办了最坏的事儿”。

一句“最好的心,办了最坏的事儿”,简直比武士刀还吓人。

这样狠的人,竟自诩有“最好的心”?

有点滑天下之大稽那味儿,但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在教育中施暴的父母,他们都有一套差不多类似的说辞——

那就是,我虽然做得不对,但我是为孩子好。

01

说个我身边的人,母亲的朋友张女士,她的教育方式屡屡被身边人诟病,诟病的原因,就是太狠了。

对自己已经读高二的女儿,她限制女儿的社交,限制女儿外出的次数,书没背完就不许吃饭,成绩只要下滑一点点,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骂。

曾经因为怀疑某位男生和女儿走得过近,她径直杀到了学校找人家男生理论。(后来发现根本是子虚乌有)

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女儿的性格日益沉郁,一个朋友都没有,与母亲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身边人都劝她要调整方式,她并不在意,她觉得严格要求或许有不妥之处,但这是为孩子好,所以没问题。

后来在一次口角里,随着争执升级,张女士狠狠呼了女儿一个巴掌,直接导致女儿右耳听力受损。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和母亲一起去医院安慰张女士,痛哭流涕的张女士一边啜泣,一边还一直说:“我只是为她好,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从那一刻起,我骤然发现这句“为孩子好”就像一杯毒药,能制造出痛苦的深渊。

为何这么讲?

因为这种理念,既麻痹父母,也伤害孩子。

此要从我们的思维方式开始说起,人的思维方式,往往都是“动机为先”。

做一件事的目的为何决定了这件事的性质。

常常是这样,一旦我们的动机为善,一旦我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好的对的,我们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与约束。

就像一个电影里的正面角色,他做什么都是对的。

“为孩子好”,正是一个典型的“动机为先”。

一旦认为所做的事情是对的,很多父母就开始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换句话来说,开始肆无忌惮了起来。

这个阀门一旦打开,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开始显露。

02

很多家长大概不会,也不愿意承认,其实我们在谩骂、责备甚至体罚孩子的过程里,是有体会到某种快感的。

这是真实存在的。

曾见过一位母亲对体罚孩子的反思,那天这位母亲因为辅导作业和孩子发生了口角,这导致孩子离家出走了2天,把身为母亲的她急死了。

后来回忆起这件事以及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这位母亲在笔记里这么写道——

“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习惯性地责备、批评小多(孩子的名字),是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体会到了某种释放的快感,以至于之后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批评他,即使他的错误并不严重。

很多时候,小多也不明白我发脾气的缘由。

身为一个母亲,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所以,无需讳言,这样的快感是存在的,这种快感就是哲学家罗素说的,权力(强势者)所带来的,掌控他人的感觉。

它不仅存在,还会让人上瘾,一旦开始,便会越陷越深。

所以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教育,都是这样的:

从谩骂到惩罚,再到体罚,形式越来越激烈。

而这一切之所以会开始,都是因为那句“为孩子好”,这句话就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它释放了人性的阴暗面。

同时,它也让父母忽视掉孩子的呼声。

很多时候,孩子已经痛苦不堪了,他们呐喊、反抗、希望父母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希望一切能够有所改变。

但站在圣光下的父母,却总是选择性地忽视掉。

因为在“为孩子好”的语境里,爸爸妈妈就是绝对正确的,孩子叛逆、不服从、反抗,很容易地就会被归为“不懂事”。

既然是“不懂事”,那就无需理会了。

于是父母听不到孩子的呼声,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双方就在矛盾与对立中滑向深渊,并不断地恶性循环。

很多人的童年阴影,就是从“为你好”开始的。

最后,想问,我们如何能够摆脱这种教育模式的荼毒呢?

关键在于,直击本质。

“为孩子好”的叙述方式如若剖开了来看,你其实把孩子当作了你的附属,并且为他制定了“好”的标准,并要他依据这个标准来严格执行。

这样的认知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有些时候,我们认为好的未必和孩子的态度相同。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硬要孩子按照我们的标准来,那就很有可能会产生摩擦和矛盾。

03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和老和尚学习雕佛像,小和尚把老和尚给的画本全都临摹得烂熟,雕刻技法也相当成熟。

但出师之后小和尚折腾了大半年,却没雕出一个成形的作品。

这让他非常郁闷,于是跑来问师傅,老和尚闻言一看,顿时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原来小和尚太过偏执于画本中佛陀的形象,想要将其完全地复刻在岩石上,这就导致屡屡出现问题,有的时候是石头大小不符合,有的时候是半途崩裂功亏一篑,勉强雕完的也难称佳品。

因此,小和尚一直觉得是石头的问题。

老和尚一看就明白了,他告诉小和尚,应当让每一块石头自己去决定要呈现的形态。

作为一个雕塑者,要“因材施技”,如果石头适合雕菩萨那便是菩萨,适合罗汉的曲线那便是罗汉,成为什么,先由石头自己来决定。

“而你,只需要帮助它们,把多余的部分去除。”老和尚说道。

那一刻,小和尚恍然。

教育与雕塑的道理一般无二,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尊重孩子身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特质,然后再根据他的特质与兴趣,去帮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而不是根据我们心中“好”的标准,对他们一顿乱敲乱打,这样既累了我们,也弄坏了石头,得不偿失。

听到这样的说辞,或许有些朋友会觉得颇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浮感。

诚然,我们明白在这个信息爆炸又内卷严重的时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哪个父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越是这样的时代,或许作为父母的我们越应当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越不必心急,因为在这个时代压力大了,但选择也多了,赛道也多了。

所以,不妨保持冷静,做一个辅助孩子成长的“雕塑者”。

放弃一些急促的“为你好”。

前车之鉴已在此——

一把武士刀刺过去,一切只能是悲剧收场。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国全民换钱 2025人民币或大崩塌
2 怕成这样!传习在军委发话
3 净利润暴跌93.53% 中国巨头喊“跪着做人
4 宝马撞人案温庆运被注射死刑 含泪求父母救
5 “党内已经杀声四起了”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