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外海发生一起罕见的科学发现!一条皱鳃鲨(frilled shark)在商业捕捞作业中意外被捕获。这种外型独特的深海掠食者已存在8000万年,几乎没有变化。它蛇形的身体、灵活的下颚和300颗针状牙齿,为人们揭开了深海最神秘生物的面纱。
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报道,这条长1.5米的皱鳃鲨是在1项欧盟资助的研究计划中,从水下700米处被捕捞上岸,该计划旨在减少意外捕捞。由于自恐龙时代以来,其演化变化极小,因此被科学家视为“活化石”。
皱鳃鲨的名称来自其喉咙周围类似褶边的鳃结构。它拥有细长、像鳗鱼一样的身体,能在深海中隐密移动。它主要捕食鱼类和鱿鱼,并利用一排排向后倾斜的牙齿困住猎物,使其难以逃脱。
尽管皱鳃鲨分布广泛,但由于通常栖息在水下500至1000米处,因此很少能在其自然栖息地中观察到。科学家对其族群数量、行为或长期生存前景仍然知之甚少。
2007年,澳洲曾捕获一条活体皱鳃鲨,但该个体在被带到水面后不久就死亡。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鲨鱼只会在受伤、生病或受到环境干扰时才会浮出水面,因此极为罕见。
与现代鲨鱼依靠强大、快速的攻击不同,皱鳃鲨被认为采用伏击策略,在深海的黑暗中猛扑向毫无防备的猎物。其极其灵活的下颚使它能够吞下大型鱼类,而细长的身体则使它能够在猎物可能藏身的狭窄空间中穿梭自如。
另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是其繁殖周期。科学家估计,皱鳃鲨的妊娠期是所有脊椎动物中最长的,长达3.5年。雌性皱鳃鲨一次可产下2至15只幼鲨,但如此缓慢的繁殖过程使其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目前尚未将皱鳃鲨列为濒危物种,但日益增加的深海捕捞活动引发了人们对意外捕捞的担忧。由于这些鲨鱼繁殖缓慢且栖息在未开发的海洋区域,研究人员警告说,它们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脆弱。


存在8000万年,几乎没有变化。它蛇形的身体、灵活的下颚和300颗针状牙齿,为人们揭开了深海最神秘生物的面纱。(图撷取自X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