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湖南研究生被毒杀细节曝光 遇到变态怎么保命?

www.creaders.net | 2025-04-09 09:32:26  王耳朵先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个“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一个老师同学眼中品学兼优的老实孩子,在宿舍里,喝了杯麦片,开始上吐下泻。

第二天,被朋友送去医院。第三天,下了病危通知。第六天,不治身亡。

这就是去年轰动全国的湘潭大学宿舍投毒事件。

前天,刚好是案发一周年,一审宣判,投毒者周立人被判死刑。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这些无须多言。

不过,当我看完法院的判决,尤其是那一个个投毒的细节。

说真的,我还是低估了这世间的恶。

01

受害的研究生,我们叫他小张。

小张不是大家传统认知中的学霸,出身赣南小县城的他,高考没发挥好,上的是湘潭大学下属的一个二本学院。

湖南研究生被毒杀细节曝光 遇到变态同学怎么保命?

按照家里人的说法,上了大学以后,小张一下子就“长大了”。

不仅死命读书,考研成功,这两年还一心扑在了考公上。

小张告诉好友,自己想考中级法院做法官助理或检察官助理。

小张很单纯,说他是“书呆子”也不为过。

在所有认识小张的人的嘴里,他都被描摹成一个“老好人”。

宿舍里的脏活累活,他能干都给干了。

不管是学弟学妹们考研,还是故友老乡有事,只要找到他,他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帮起忙来一点不含糊。

一位大学同学回忆,“每次和小张外出游玩时都很安心,他会带着书包,里面装充电宝、纸巾和雨伞”。



就这么一个“书呆子”+“老好人”,会惹到谁,能惹到谁?

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害他性命?

02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一位“不速之客”说起。

研二那年,小张所在的法学院608宿舍,从别的专业转来一位新室友周立人。

照理说,都是年轻人,宿舍里半路多一个人,就算有些别扭,也无伤大雅。

可坏就坏在,这个周立人可不是个好相与的。

在住进608之前,周立人就已经换过3次宿舍了。

每次都说,舍友和他有矛盾。

真是奇了怪了,才研二不是么?

一个人得有多难相处,才让大家这么不待见你啊。

果然,周立人来了608,幺蛾子那是一出接一出。

先是不讲个人卫生,把厕所搞得一团糟。

室友指出,不改就算了,还一点就着,吵起来没完没了。

有一回,直接将一位家住本地的室友,逼得搬了出去。

再者,说好了宿舍卫生轮流打扫,小张还主动买了清洁用品,可每次到周立人值日,他就假装不知道。

好多次,都是小张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默默去打扫。

更要命的是,周立人还是个让人窒息的“碎嘴子”。

别人不愿意理他,小张为了维护同学情谊,耐着性子听他絮叨。

可是得到的却是“痛苦之源”。

小张在自己QQ空间写的“仅自己可见”的长文里说:

“新室友问我哪里人,我说江西人。他:哦!就是以一己之力抬高全国彩礼的江西?我觉得你们江西??”

“他问我本科哪里的,我说兴湘。他:哦哦,我本科江西农大的,你不要自卑,你很励志。”

此外,周立人还数落小张用的水杯太娘娘腔,说小张穿的袜子质量不好,爱喝柠檬水太廉价……



你要说,周立人只是缺乏边界感,有口无心,我是不大相信的。

这些虽说都是日常小事,但是越是琐碎的细节,越能照见人心。

结合他的言行,至少可以看出一个人隐藏的阴暗面:

比如自私、懒惰、蔫坏、见不得身边人好……

这可不是我的个人感官,周立人的同学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的时候,可没少抱怨。

什么“爱说教,爱辩论,爹味儿重”,什么“爱钻牛角尖”,“谈话只能赢不能输”……

一句话,这就是个“不好惹”的人。

这种人,一般吃不得一点亏,和谁发生矛盾,就算自己错了,也总会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之前全网讨论的26岁博士留学生给同胞投毒事件不就是这样吗?

明明是自己趁室友周末不在家,在室友的房间里开派对,搞得一团糟。

室友回来只不过说了他几句,就怀恨在心。

之后,更是直接到室友的办公室投毒。

虽说最后被发现了,不过到底还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室友的肝脏严重受损。

可被捕后,你可看到这位高学历的留洋博士有丝毫悔改之意?



03

在和周立人的相处过程中,小张的脾气已经够好的了,可最后还是被周立人逼急了。

两人冲突爆发的导火索是一扇窗户。

周立人对“开窗通风”有一种近乎变态的执念,刚入住新宿舍,就给其他人立了规矩:

“开空调要开窗,寝室大门和窗户要时刻打开。”

小张的床位靠近窗户,一次放假,周立人最后离校,窗户他自然是不会关的。

结果就是,小张回校,发现自己的床单、桌椅上落满了灰尘,牙刷杯被吹倒,地上还有鸟屎……

除此之外,学校那段时间还在整修地面,噪声和灰尘都很大,可不管他好说歹说,周立人还是会将窗户打开。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张便和其他两位哥们商量,向辅导员申请,让周立人搬出608。

这个申请,最后没有及时被采纳。

一个是因为周立人表面上说自己会改正,把辅导员的调查糊弄过去了。

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学生间的摩擦,老师到底还是不够重视。

这当然不是某一个学校的问题,大环境就是这样。

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点:

3月30号,小张三人再次提交了寝室调整的申请。

4月6日,也就是小张喝下那杯毒麦片的前一天,周立人没有回宿舍。



前面也说了,和周立人有矛盾的人多了,调换寝室在周立人这也算家常便饭。

为啥他要在这个时间点投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周立人好像特别喜欢在小张面前刷存在感。

小张还曾跟好友吐槽,周立人经常盯着自己:

“用讯问的话问你,问你做什么?就监视你,控制着你,这种感觉。”

你细品,有没有毛骨悚然?

一个合理的怀疑:

周立人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时时刻刻都以自我为中心。

可同一所大学,谁能比谁更牛逼?

尤其是周立人这种性格上有明显缺陷的,时间长了,谁还会真正把他当回事儿?

然后,现实的落差来了。

恰恰这个时候,他遇见了小张这样心地善良的老实人,耍横也有观众了。

这种心理,近乎病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变态的依赖。

一旦失去所谓的观众,对于这种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人来说,剩下的只有“疯狂的报复”。

04

一审对周立人的判决说明了很多问题:

“周立人因日常琐事对室友不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趁机投毒,意图杀害两名室友;在张某某毒发抢救期间,刻意隐瞒事实,延误救治,终致张某某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身亡;案发后,试图隐匿和销毁重要物证掩盖罪行、逃避惩罚,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

看明白了没?

要不是其中一位室友,提前搬出寝室,另一位室友运气好没有喝麦片,倒下的可能不止小张一个。

可就在三个月前,周立人还在庭审时辩解,自己向麦片中投放秋水仙碱,只是为了检测药性,为自己制作痛风药物。

再观其事后种种,显而易见,这家伙“坏”得明明白白。

若你要问,面对这种纯粹的恶,小张有没有生机?

也许只有一个——校方提前介入。

周立人接二连三地换宿舍,和室友发生矛盾,是不是要考察一下他的精神状况,看看有没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小张宿舍3人连续申请调换寝室,还附带各种录音和材料佐证的情况下,学校能不能有一个专业一点的部门对接?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呼吁有关单位,多上点心,再多上点心。

当然,说到预防,家庭教育更重要。

我查了不少资料,周立人的父母在整个事件中“隐身”了。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在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呵护下长大的,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能力。

如果父母还要听之任之,那么“周立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生命的弥留之际,小张曾忍着剧痛对家人说道:

“我才二十五岁,我想活命。”



如今,斯人已逝。

但是,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他的名字会和清华大学的朱令,复旦大学的黄洋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世道人心。

感谢你读到最后,点个“赞”+“推荐”,并“分享”给更多人,愿人间的悲剧少一点,再少一点。

参考资料:

新闻晨报:《为泄私愤向大学室友投毒,隐瞒事实延误救治,周立人被判死刑》

极目新闻:《湘潭大学投毒案一审宣判,27岁硕士被判死刑,被害人好友:心情复杂》

界面新闻:《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被告人获死刑:意图杀害两名室友,最后致一人死亡》

新闻晨报:《“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开庭,被告人当庭认罪》

三联生活周刊:《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琐事中的隐秘杀机》

人民日报:《加拿大中国博士留学生因对同胞投毒未遂被判7年,无悔改之意》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AI
11
苗华被抓
2
中美冷战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何卫东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俄乌战争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万维专栏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