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逃离职场高压 “青年养老院”悄然走红

www.creaders.net | 2025-05-18 09:58:24  DW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内卷”无处不在的中国,一些年轻人选择暂时离开职场,在远离城市的乡间“青年养老院”放松身心,并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王冬(音)已经几个月没上班了,而且也不打算工作,他正在湖边小镇消磨时光。他是越来越多在农村体验“退休”的中国年轻人之一。

在职场竞争激烈的中国,长时间休假以前是闻所未闻的事。官员们也总是夸耀中国崛起背后劳动者付出的血汗。但有些人正在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的精神放飞,摆脱紧张疲劳,给心灵充电,并思考如何以其他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需要关注当下,”29岁的王冬在西南部云南省风景秀丽的大理市一家“青年养老院”里说道。“这段时间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些经历无法用物质来衡量,”他说。

王冬厌倦了在酒店业的工作,于是今年住进了这家旅舍。从那时起,他参观寺庙、练习传统茶艺、与新朋友外出游玩,或者只是闲逛来打发时间。他说他至少还会再住一个月,而且“之后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

寻找“世外桃源”?

“青年养老院”在中国迅速走红,自我定位是逃离城市喧嚣的休憩之所。

这些“养老院”通常设在小城镇、郊区或乡村,吸引着二十几岁或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此居住数周或数月,并经常提供有趣的团体活动。

大理周边也涌现出几家这样的“青年养老院”。大理是一座宁静的小城,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洱海湖畔,长期以来一直是寻找世外桃源的“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我只允许那些聊得来的人进来,这样谈话就不会枯燥乏味……而且他们之间还能擦出火花,”一家青年养老院的创始人严秉义(音)说道。

附近,几位客人在阳光明媚的院子里休息,刷着手机,互相开玩笑,和一只狗玩耍。

37岁的严先生说,他经常组织大家聚餐,带客人去露营或进行其他短途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无形的社会压力,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觉得很难受。”他说。“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需要走出去,开阔视野,放松身心。”

逃离职场高压 “青年养老院”悄然走红

洱海之滨的大理,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在“躺平”与“吃苦”之间

中国年轻人正在拥抱一种被称为“躺平”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了“内卷”的工作文化,更注重放松。

这一趋势与疫情后的中国经济的衰退相吻合,城镇青年失业率徘徊在15%以上,为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却呼吁年轻人要肯“吃苦”。

几位业主告诉法新社,他们认为很多人错误地将青年养老院与懒散、游手好闲混为一谈。“我真的不认为人们应该一辈子都躺着,”严秉义说,“在这里短暂待一段时间后,我希望人们能够重新适应他们的生活,而不是被城市的压力彻底压垮。”

逃离职场高压 “青年养老院”悄然走红

休息、充电、享受自然是中国城市青年向往的生活方式。

另一些人则认为青年养老院只是个噱头。

但“退休公社”的创始人蔡宗谋(音)却把这比作休息一年,然后以更好的状态重返工作岗位。

当暮色降临在他家的庭院里时,客人们一起做晚餐,开啤酒,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唱歌,玩纸牌游戏。

“中国曾经很穷,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赶上来,”蔡说,“我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