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甘肃200幼儿血铅超标 19年前黑历史荒诞重演

www.creaders.net | 2025-07-09 11:20:07  星岛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爆出骇人听闻的血铅超标事件,233名幼儿及多名教师被检测出血铅异常,引发社会震惊。

调查显示,幼儿园园长朱某琳及投资人李某芳竟同意后厨人员将网购的明确标示“禁止食用”的彩绘颜料添加进食品,只为让糕点颜色更鲜艳,好扩大生源、增加收益。

这不仅违反食品安全法,更暴露了管理与监管的双重失守。

然而,最令人痛心的是,早在19年前,天水就曾发生几乎一模一样的血铅事件,却未见教训被汲取,悲剧再度上演。

为利益不惜颠覆生活常识

据天水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郭庆祥介绍,经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7月3日立案侦查,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2人为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厨人员牛某元、贺某霞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在幼儿园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

幼儿园后厨制作食品时添加彩绘颜料。(视频截图)


幼儿园后厨制作食品时添加彩绘颜料。(视频截图)

麦积区公安分局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和牛某元、贺某霞等食堂从业人员共8人依法刑事拘留,另有2名涉案人员被依法採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目前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行。

今次事件不仅有违食品安全规范,更是颠覆生活常识。《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彩绘颜料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制作,但事件中,幼儿园园长、投资人乃至后厨人员,却连基本的法律观念、规则意识都欠缺。

另一方面,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因此,学校的食堂不应该成为利欲熏心染指的工具,若欠缺法律观念是无知、鲁莽,那意图靠为食物增添“卖相”来扩大生源,更是歹毒、狂妄。

培心幼儿园提供的餐食。(极目新闻)

历史重演 背后涉“保护伞”?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到,事件背后有问题的,绝不仅仅是幼儿园本身而已。首先,当地医疗系统为何屡屡“查不出”血铅超标,结果一到西安的医院却一查一个准?是设备落后,抑或人为干预?天水与西安医疗水平的差距,难道足以掩盖如此严重的健康危机?

其次,幼儿园明知彩绘颜料不可食用,为何执意添加?通报语焉不详。再者,颜料何时购入?用了多少?是否还有其他用途?教师也因“同吃同住”而血铅超标,难道他们吃了大量含铅糕点?更令人费解的是,食用色素价格低廉且安全,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幼儿园为何选择既不省钱又高风险的彩绘颜料?背后动机究竟为何?此外,这所“高级幼儿园”收费不低,却长期疏于监管,食品留样检查形同虚设,《食品加工许可》过期无人问津,监管部门何在?

褐石培心幼儿园。

此外,事件还勾起历史的伤痕。2006年,同样是天水麦积区,也因血铅超标事件震动一时。当时,甘泉镇吴家河村的村民经历过同样的荒诞,首次检测由兰州医学微量研究所麦积区分所完成,53名儿童全部铅超标,但麦积区政府认为“不权威”,转而委托天水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50名儿童仅1人临界值,其馀“正常”。对此,村民不信,带著孩子跑到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结果一共211名儿童血铅严重超标,68人被诊断为铅中毒。最终,当局将责任推给当地铅冶炼厂的环境污染。

如今,19年过去,剧本如出一辙。在此次事件,天水本地检测“正常”,家长被迫远赴西安求真相,结果令人心碎。有孩子的血铅值甚至高达423μg/L,远超安全标准,更面临智商下降、发育迟缓、神经损伤等不可逆伤害的风险。多名家长还称,检验报告是在不同地方发的,原因是“为了防止聚集”。而来自甘肃天水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西安现场动员,希望在当地的老师们回天水治疗。

甘泉镇吴家河村。(网上图片)



2006年的媒体报道。(新浪)

“面子工程”难阻悲剧 唯“零容忍”才告慰

这些幼儿尚未踏上人生跑道,便已被剥夺了公平起跑的机会。19年前的血铅事件,未能唤醒当地监管体系;19年后的今天,悲剧重演,暴露的仍是同样的漏洞:地方检测的“正常”迷雾、家长奔波求真相的无奈、监管部门的形式主义与失职。事发后,当地虽启动全市大检查,但这种运动式执法能否根治问题令人关注。历史的教训未被铭记,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难以阻止下一次悲剧。



多名患儿留院。(极目新闻)

一名幼儿牙齿上的黑色物质。(极目新闻)

现时,当务之急,是全力救治受害幼儿。甘肃已调集专家与药物,开设专科门诊,但对于血铅超标的长期伤害,治疗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追责与反思。涉案人员已被刑拘,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或面临5至10年有期徒刑。然而,仅惩处直接责任人远远不够。纪检部门应提级调查,彻查监管失守背后的利益链条,挖出隐藏的“保护伞”。从地方卫健委到市场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者必须被严肃问责。

天水血铅事件,不仅是对幼儿健康的摧殒,更是一记对监管体系与社会良知的警钟。唯有以“零容忍”的决心,查清真相、堵塞漏洞,才能告慰受害的孩子们,确保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否则,谁又能保证,19年后的下一代不会再次为无知与疏忽买单?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2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3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4 影片疯传引联想 官媒慌了!
5 川普话音刚落 暴涨开始了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