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恒星逃过超大黑洞魔掌后 竟再折返交锋

www.creaders.net | 2025-07-28 16:08:47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颗遥远恒星在命悬一线后奇迹逃脱超大质量黑洞的吞噬,竟又折返再次挑战,为天文学界带来前所未见的发现。

  这颗“死里逃生”的恒星留下的证据,是天文学家观测到两次几乎相同的耀斑(flare)事件,间隔约700天。研究团队排除有两颗恒星相继被吞噬的可能,认为这是同一颗恒星先后两次被黑洞“咬住”所致。该事件被命名为AT 2022dbl。

  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恒星在遭遇黑洞撕裂后仍能幸存,并再次接近,引发学界对“潮汐破坏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 TDE)的重新思考。TDE指恒星因过于靠近黑洞,遭其强大引力撕裂并吞噬的过程。

  这类事件的主角,是潜藏于大型星系核心、质量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当恒星靠近时,会受到强烈潮汐力影响,一边被压缩、一边被拉长,形成所谓“意大利面化”(spaghettification)现象。部分物质会绕行黑洞旋转、逐渐被吞噬,另一部分则以高能形式喷发出去,产生持续数周至数月的耀斑。

  然而,过去十年来部分TDE的亮度与温度远低于预期。AT 2022dbl提供一项可能解释:或许有些黑洞选择“细嚼慢咽”,而非一次性摧毁整颗恒星。

  研究人员推测,若这颗恒星再度成功脱身,预计会在2026年初引发第三次耀斑。

  “现在的问题是,两年后我们是否会看到第三次耀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天文学家亚伊尔‧阿卡维(Iair Arcavi)说,如果再次出现耀斑,则可能恒星已遭黑洞完全吞噬。

  不论结果如何,这项发现都将改写天文学界对耀斑的诠释。

  “我们必须重新理解这些耀斑,以及它们所揭示的星系中心黑洞行为。”阿卡维总结道。

  这项研究已于7月1日刊登于《天体物理学快报》(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恒星逃过超大黑洞魔掌后 竟再折返交锋

  科学家在一起所谓的AT 2022dbl双耀斑事件中发现,有的恒星似乎能够逃过黑洞的吞噬,甚至再度折返。(示意图)(Shutterstock)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