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农村,流传着一句俗语:“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做寿有四个方面的限制,而其中的“四不过”又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指哪4个不过?
一不过:父母健不过寿
因此,当父母在世时,若子女自办寿宴,就会引来他人的侧目,甚至可能让人觉得子女是在抢夺父母的福寿。
二不过:年龄小于六十不过寿
在古代,只要人们过了四十岁,就可庆祝做寿。然而,做寿并不是每一年都要庆祝,而是通常在逢十的整岁时举办,这些特别的寿辰更具意义。因此在古代,开始做寿的年龄一般是五十岁。
然而在民间还有另一句老话:“做九,不做十”,这表示在做寿时不应庆祝整岁数字。例如,当家中老人即将迈入80岁时,通常会在老人满79岁时提前选择某一天为其庆祝做寿。
这是因为有句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过于追求完美反而可能使愿望难以实现。因此,为了祝愿更长的寿命,做寿时也常常会采用虚岁的方式。
说到人过了40岁便可做寿,但俗语又提到小于六十岁不宜做寿。是因为古人普遍寿命较短,因此在年轻时不会举行做寿。做寿的意图,是在年老后祈求长寿。而四、五十岁便祈求长寿在传统上并不太合适。
三不过:七十三岁或八十四岁不做寿
民间常言道,人生有两道坎,只有迈过去才能享受更多的岁月,其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样的说法预示着很多人在这两个年岁可能面临风险。
因此,当老人接近这两个年龄时,他们通常会更加小心谨慎,以至于在这些年份中甚至不庆祝自己的生日,寓意着想要潜伏地避开厄运,顺利过关。故而,这个时期不会有人为他们做寿。
四不过:人过九十不过寿
这里所指的“90岁不过寿”主要是针对98岁以下的老人。
在民间,大家通常认为,活到90岁已然是高寿,之后的日子则是多活一日的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做寿显得似乎是在抢夺后代的福寿。然而,一旦老人活到98岁以上,接近百岁时,便是值得全家人欢庆的日子,届时举行一次盛大的寿宴,既光荣又让人心中充满期待。

(示意图)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白手套被查 妹夫被赶走 习家遭遇大围剿? |
| 2 | 幕僚爆料:高市早苗私下承认了… |
| 3 | “两国关系彻底恶化”,俄罗斯宣布报复 |
| 4 | 中国官媒最新表态:道歉辞职! |
| 5 | 高市早苗下台已进入倒计时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