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结婚前必须恋爱吗?婚后AA制现实吗?儿女不同姓可行吗?在女性和个体意识的推动下,中国社会近年来兴起一些强调协商与平等的新型婚姻形式。从拼婚、AA婚到两头婚,这些婚姻形式更契合部分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但在现实挑战前也不乏脆弱的一面。
今年4月,33岁的北京影视制作人方晴(化名)豁了出去,在社交媒体小红书公开发帖为自己征婚。与一般寻找恋爱对象的人不同,她的诉求直截了当:不恋爱,直接结婚。
帖文开门见山地写道:“找个结婚搭子,婚后各自生活独立、经济独立,逢年过节或大事小情有需要时,配合对方完成约定俗成的任务。”
她说:“我们相互认可、欣赏,虽然这些不代表能产生爱情。”
在婚姻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近年来兴起一些更强调协商、自主与平等的新型婚姻形式。寻找“结婚搭子”正是其中一种以务实需求为导向的婚姻形式,也被一些网民称为“拼婚”。
没有感情基础,协商后步入婚姻,但维持相对独立的生活——这样的结婚形式,更像一场高效的合作,类似的征婚帖在中国的社交平台比比皆是。
方晴的拼婚对象是一名同在北京工作的男子,比她年长一岁。过去三个月,两人经常约吃饭、看电影,但她坦言从未感觉到暧昧。“其实每一次见面都是在观察对方,看符不符合结婚的要求。”
许多单身男女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发帖征寻拼婚搭子。(取自网络)
为病重外公走上拼婚路
外人或许难理解,既然没有感情,为何非得结婚?甚至有人质疑,这算不算假结婚?
在中国的同性恋群体中,男女同志为满足社会期望而与无爱情基础的异性结婚被称为“形式婚姻”,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但更多异性恋者加入合作式婚姻的行列,是近年才较显著的趋势。
对相信结婚并非人生必选项的方晴来说,走上拼婚这条路,只因为90多岁的年迈外公。方晴从小由外公带大,如今老人家重病卧床。今年春节回家探望时,外公告诉她,希望自己离开这世界前,能看到她结婚。
外公的这句话触动了方晴内心的柔软一角。“换作以前,我肯定是敷衍过去。但现在他卧病在床,我觉得再也没办法说服他接受我的观念了。”
方晴认真谈过两段恋爱,一度考虑结婚,但恋情最终告吹。如今,她重拾结婚计划,正与拼婚对象筹备在一年内办婚礼。两人已开始见彼此家长,除了如何结识编了谎之外,其他关于两人的故事,她表示说的都是真话。
方晴并不觉得为长辈结婚是一种委屈,但面对有人质疑拼婚等于假结婚,她倒是有些无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在能力范围内哄老人高兴。我追求自己的人生,这和给家里人交代,并不冲突。”
按照她的计划,她与拼婚对象在婚后的生活安排,将如征婚帖中所写:各自居住,不干涉对方私生活,有需要时才以夫妻身份现身。由于对方希望有孩子,她甚至不排除生育,但强调主要的养育责任须由男方承担。
方晴如此看待婚姻的价值:“婚姻的本质是寻找一个人生伙伴合作,需要双方都有契约精神。我是在用筛选合伙人的标准看待婚姻。”
婚后AA制避免金钱纠纷
协商和平等,正是新型婚姻的一大特征,即便有感情基础也是如此,像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崛起而日益普遍的AA制婚姻。
32岁的吕芳(化名)是AA制婚姻的坚定拥护者。她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各自月薪约1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789新元)。他们对家庭开支作出了细致划分,例如,两岁儿子的养育费方面,老公负责奶粉和外出带娃的费用,她则出钱买衣物、尿布等生活消费品。
最特殊的安排,莫过于两人发明的一套罚金制度。吕芳受访时解释,其中一方如果独自出外娱乐消遣,留下另一半在家看小孩,就须支付每小时100元的罚金,“相当于给另一半和孩子的活动费用”。
在吕芳看来,这等于用钱买对方的精力和时间,让在家劳动的另一方心里更平衡。她打趣说:“用钱买个平安不是挺好的吗?这是保护费啊。”
在一些质疑者眼中,AA制婚姻未免太斤斤计较,甚至让夫妻沦为生意伙伴。但吕芳认为,这反而剔除了许多婚姻的矛盾根源——金钱。她说,结婚三年来,自己几乎没和老公吵过架。
她甚至认为,婚后AA让自己找回了恋爱的感觉。“他用自己的钱请我吃大餐或买礼物给我,我就会想,这是他花自己的生活费给我买的,不是很惊喜吗?”
吕芳说,自己的婚姻观受到了大学法律教育的影响,例如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从小,母亲也叮嘱她要靠自己赚钱,不要企图通过婚姻改变人生。
她清楚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老公“太不大男子主义了”,而且讲诚信,才能维持这种平等的模式。
“我们用这些办法,是为了让两个人在一起更幸福。到头来,他是我爱人,不是合伙人。”
吕芳(左)三年前结婚,和老公实行AA制婚姻,对家庭开支作出了细致的划分。(受访者提供)
独生子女政策衍生两头婚
AA制婚姻中男女较平等的特征,同样存在于另一种新型婚姻形式:两头婚。
两头婚源于江浙地区,主张“不嫁不娶”“两家拼拼”,不属于男娶女嫁或男方入赘。夫妻结婚时无需彩礼或嫁妆,成家后依旧与各自原生家庭保持较紧密的联系。
按惯例,“两头婚”的夫妻一般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
两头婚近年来进入大众视野,并在江浙以外的城市也逐渐普及,关键原因之一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效应——80后与90后独生子女步入婚孕年龄,他们的父母舍不得子女出嫁或入赘,又希望保留自家姓氏,因此认为两头婚能兼顾双方家庭利益。
37岁的浙江人沈丹蕾结的就是两头婚,她和丈夫育有一对儿女,大儿子姓周,女儿姓沈。“孩子不觉得兄弟姐妹姓氏不同有什么奇怪,身边的同学都是这样。”
两头婚让小两口感受较深刻的,是与双方父母同住的生活安排。不同于一些夫妻搬出去自己住,或是女方随夫家生活,她和丈夫选择两家并住,三代同堂,八人同住一屋檐下。
沈丹蕾的丈夫周先生受访时说,两头婚的好处是集合双方家庭的力量,合力协助自己的小家庭。
他举例说:“我们生了两个小孩,两边父母可以一起帮忙带。老婆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关系比较简单……岳母也比较宠女婿,回到家基本上所有事她都帮忙做好了。”
沈丹蕾庆幸自己结了两头婚,她认为这是更轻松的结婚方式:一来省却了复杂的彩礼、嫁妆等婚俗,二来自己不必离开原生家庭。“如果嫁到男方家,可能感觉比较像外人,和父母住一起,安全感还是比较足。”
她笑说:“跟妈妈住,让我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孩,想躺着就躺着,想翘腿就翘腿。”
沈丹蕾(左一)和老公育有一对儿女,哥哥姓周,妹妹姓沈。(受访者提供)
女性意识重塑婚姻形式 但还难以撼动婚姻地位
更豁达坦然的协议过程、把传统嫁娶婚俗简化、没有理所当然的家庭分工……拼婚、AA婚、两头婚等新型婚姻形式的兴起,离不开女性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崛起。
近年来接触多起拼婚和两头婚案例的北京植德(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桂芳芳受访时说,新型婚姻赋予了女性更大的话语权。以拼婚为例,这类婚姻若从消极角度看,是对社会的一种妥协;但从积极面看,“女性必须要有话语权,才有资格与对方谈契约,这正是女性权益的一种彰显”。
桂芳芳进一步说,中国女性以往在婚姻中讨价还价的空间较小,但当今社会越来越接受女性这么做,尤其男性和长辈也认同;这么看来,拼婚虽然带有几分无奈,却不失为社会进步的体现。
而无论男女,人们如今都更重视亲密关系中的自主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受访时说,以往的婚姻建立在强调亲缘、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但在如今的陌生社会中,个体的独立选择自然更受重视。
在拼婚者方晴看来,传统的婚姻形式早已和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社交习惯不契合。
她认为,老一辈的夫妻能相伴几十年,是因为早年人们的社交方式单一;反观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90后和00后,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与他人建立联系。
“我认为更理想的方式是,做每一件事都找到对应的搭子,包括结婚搭子,不必把所有期待都寄托在一个伴侣身上。”
新型婚姻对个体自由迂回保护
像方晴这样对传统婚姻制度有所抵触的年轻人不少,但他们终究选择步入婚姻,也反映出婚姻作为一种生活安排,在中国社会的地位目前仍难以替代。
30岁的内蒙古教师齐欢(化名)正经历这样的矛盾。她从2021年起在家人安排下相亲了上百次,却始终遇不上相互满意的对象。今年7月,她跨出新的一步,在小红书发帖找结婚搭子。
齐欢在帖文写道,自己“厌倦了传统婚恋的拉扯,渴望有边界感的合作”。她希望与一名驻外军人拼婚,这样就不必太常见面,对方定期给家用即可。
相亲的挫败、亲友的催婚,让她对爱情不再抱有憧憬。谈及结婚的意义,她只是苦涩地说:“最大意义就是让我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大环境的政策导向也带来了迫切感。面对结婚与生育率骤降和人口老龄化,中国多地政府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结婚,包括发放结婚奖金、红包、消费券等。种种信号让齐欢感觉,再不结婚就“真的像个异类”。
在社会学者陆杰华看来,当下年轻人是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交织的环境中,作出各自的婚姻选择;但无论如何,在儒家文化根基深厚的社会中,主流的婚姻模式仍会延续,只不过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例如AA制婚姻更多是西方的舶来文化。
律师桂芳芳选择积极看待新型婚姻的兴起。她认为,年轻人希望满足社会需求,又想保留些许独立性,由此而生的新型婚姻其实是他们“对个体自由一种迂回的保护”。
她说:“大家都在适应社会变化,同时希望满足个人需求。这些新型婚姻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能把关系处理好,就是好事。”
新型婚姻仍避不开 房子孩子老人问题
新型婚姻更符合一些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但自由和独立的反面可能是孤单和疏离,这类婚姻在现实挑战前,也有脆弱的一面。
曾接触拼婚者离婚案例的律师桂芳芳指出,这类婚姻“有时特别牢固,有时却极为脆弱”。牢固是因为双方对彼此没有情感期待,脆弱则因为这种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妥协。
她指出,经济承诺崩塌是婚姻破裂的导火线之一。例如,拼婚夫妻的房产归属和权利如果出现纠纷,“他们就会非常在意,毕竟房子可能是他们婚姻的全部”。
其次是生育问题。桂芳芳指出,结婚搭子一开始可能约定不生孩子,给父母一个交代就好;但据她所知,曾有男方暗中戳破避孕套让女方怀孕的案例,最终孩子的抚养责任成了争议焦点。
即便签署婚前协议,也未必能完全规避纠纷。她解释,婚前协议更多涉及财产安排,对生活中其他行为难以规范。
至于有感情基础的两头婚,则面临另一套风险。一名不愿具名的浙江婚姻中介说,两头婚夫妻按惯例要生两个孩子,第一个随父姓,第二个随母姓,问题是时下一些夫妻不愿生两胎。
结了两头婚的沈丹蕾则分享,自己碰过一些案例,夫妻生下第一个孩子后,男女都坚持要孩子随自己的姓氏,闹得两家不愉快。
社会学者陆杰华关注的则是,在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新型婚姻普及是否会削弱家庭的照料功能。
陆杰华举例说,AA制婚姻中夫妻强调平等和独立,双方父母要如何赡养,甚至夫妻未来如何相互照料,是一大问号。
他指出,传统上老年人迈入晚年身体失能时会与子女同住,但新型婚姻可能对这种照料模式带来挑战,甚至衍生出新问题,还需更长时间观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超级大瓜!杨岚岚是习私生女 真名习明澜 |
2 | 杨兰兰真名是习明兰?她的母亲是… |
3 | 临阵倒戈 几大佬北戴河变脸弃习 |
4 | 惊爆刘源北戴河发言点名习 支持做三项决定 |
5 | 北戴河会议刚结束 外交系大洗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爆!刘建超栽在这女人身上 |
2 | 彻底摊牌!习内部撂狠话 |
3 | 习最新反扑 传元老军方果断下令 |
4 | 超级大瓜!杨岚岚是习私生女 真名习明澜 |
5 | 习亲信中途离场?北戴河会议结束 |
6 | 杨兰兰真名是习明兰?她的母亲是… |
7 | 临阵倒戈 几大佬北戴河变脸弃习 |
8 | 惊爆刘源北戴河发言点名习 支持做三项决定 |
9 | 北戴河会议刚结束 外交系大洗牌 |
10 | 要求习下台 刘源北戴河亮剑!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红星在纽约升起.中国暗中操纵 | 木秀于林 |
2 | 乌克兰芬兰化? | 阿妞不牛 |
3 | 俄罗斯会西方被灭掉吗 | 随意生活 |
4 | 普京救了俄国、也救了美国和全 | 不合群 |
5 | 请川普与普京正式会谈之前递张 | 阿妞不牛 |
6 | 双普会结束 | 侃侃 |
7 | 双普会谈:重点其实是。。。 | 随意生活 |
8 | 俄乌战争三年半有感 | 随意生活 |
9 | 川普集团的“黑道套杀”’手段 | 蒋大仁勇 |
10 | 北京三甲医院活摘敗卖51个肾仅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