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如果我们真的接收到外星信号 人类该怎么办?

www.creaders.net | 2025-10-27 15:53:33  煎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假如某天,宇宙真的回应了我们,那一声“你好”该由谁来回答?

  人类寻找外星智慧的计划——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正在进入新阶段。过去,我们只是倾听无线电信号,如今科学家们的目光已延伸到星际激光、戴森球的能量痕迹,甚至恒星周围微弱的人造迹象。而随着探测手段的精进,SETI背后的伦理与政治问题,也变得前所未有地棘手。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正在修订一份意义重大的文件:“如果真的发现外星智慧信号,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份新协议已在悉尼召开的2025年国际宇航大会上进行投票,预计将在明年初正式通过。这是自1989年《人类应对外星信号原则宣言》发布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修改。

  三十多年前的版本写得简洁而理想主义:一旦确认信号,应向全球公开,并以开放、和平的态度回应。2010年的修订几乎只是文字优化,没有实质变化。而这次更新,则是对数字时代混乱现实的回应。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发现外星人不仅是科学事件,更可能瞬间变成舆论风暴。研究者们担心的,不仅是科学误判,还有网络暴力与政治操弄。新版协议的一大重点,就是保护发现者不受骚扰或威胁。

  更具争议的是,新协议首次明确:任何科学团队不得私自向外星文明发送回复。 所有回应必须在联合国层面经过讨论并达成一致。毕竟,人类代表谁发声?这一问题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政治。尽管让联合国达成共识听起来几乎比发现外星人还难,但这一约束至少为人类的“首次接触”提供了冷静的机制。

  协议同时区分了“被动接收”(SETI)与“主动发信”(METI)的概念。后者是主动向宇宙发射强功率信号的做法,争议更大。有人认为那是在“暴露地球坐标”,等于对未知文明高声喊话。IAA目前尚未制定METI的正式协议,只发布了一系列立场文件,呼吁谨慎与国际共识。

  新版SETI协议则更实用,强调“最佳实践”而非强制性规定。内容包括:如何验证信号真伪、数据应在两个地理位置分别存储、确保多方科研机构可访问、并公开所用分析软件。

  如果信号是电磁性质的——正是SETI最初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将被建议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请保护相关频段,防止人类设备干扰,或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这些条款看似细节,却折射出人类文明面对“外部智慧”的谨慎与成熟。从政治与社会层面,到科学方法与舆论管理,过去十五年里地球已变得更加复杂。IAA在过去两年间进行了多轮修订与投票,只为让这份“应答手册”在未来某一天真的派上用场。

  倘若那一天到来,这份文件或许就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第一句正式回应。

如果我们真的接收到外星信号  人类该怎么办?

(示意图)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