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假牛肉”是怎么做出来的

www.creaders.net | 2025-10-31 19:49:00  一点资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冬天里,三五好友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肥牛,在滚汤里涮上几秒,蘸上麻酱送入口中,那股鲜香嫩滑,简直是人间极致的享受。又或者,深夜路边摊,一碗撒满葱花和牛肉片的牛肉面,能慰藉多少疲惫的灵魂。

当你吃得满嘴流油,大呼过瘾的时候,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过:我吃的这口“牛肉”,它真的是从牛身上长出来的吗?别觉得我危言耸听,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卧底”,潜入那些黑心作坊的后厨,扒一扒“假牛肉”那令人作呕的诞生全过程。看完你可能会跟我一样,气得想把桌子掀了!

你以为是上好的牛里脊?错!大错特错!它的基础原料,可能是你永远也想不到的东西:成本极低的猪肉、鸭肉,甚至是屠宰场里没人要的碎肉、淋巴肉。更“高级”一点的,连肉都省了,直接用大豆分离蛋白,说白了,就是豆子磨成的粉。这些东西的成本,跟真牛肉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光有这些“边角料”还成不了形,还需要添加胶水!它的学名叫“谷氨酰胺转氨酶”,但行内人更喜欢叫它“肉胶”。它的作用只有一个:把那些碎肉、豆粉等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死死地粘在一起,让它们“团结”成一整块看起来像模像样的“肉”。

有了“肉”和“胶”,还得让它看起来像牛肉,吃起来有牛肉味啊。焦糖色、胭脂红等各种食用色素轮番上阵,染出诱人的“牛肉色”。为了让它以假乱真,甚至会用注射器,把色素注射进去,模仿出真牛肉那种肥瘦相间的“雪花纹理”,再撒上大把的“牛肉香精”,这种人工合成的香味,比真牛肉还“牛肉”,闻一下就让你口水直流。

等“肉坯”定型后,用机器切成薄片或者方块,装进真空袋,再贴上一个“精品肥牛”、“安格斯牛肉”的标签,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了超市冷柜里、火锅店菜单上的“高档食材”。成本可能就几块钱,卖你几十块甚至上百块,利润高得吓人!

一看纹理:

真牛肉的肥瘦纹理是自然天成的,像水墨画一样,不规则,相互交融。而假牛肉的纹理很死板,肥瘦界限分明,像是用笔画上去的,特别规整。

“假牛肉”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闻气味:

真牛肉有一股淡淡的、天然的肉腥味。而假牛肉的香味特别浓烈,是那种扑面而来的香精味,闻着很不自然。

“假牛肉”是怎么做出来的

三摸手感:

真牛肉手感紧实,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后能很快回弹。假牛肉可能手感发黏,或者质地过于软嫩,像块豆腐,一捏就碎。

四下锅煮:

真牛肉下锅后会缩水,但形状依然完整。假牛肉下锅后可能会迅速散开、变碎,或者煮出大量不正常的泡沫,让汤都变得浑浊不清。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