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校招的时候,有一些企业被同学们视为守门员。比如银行,比如建筑类的国企。那是能不去,就不去的地方。
可以理解为,这些地方,是学生们的保底单位。名校校招的时候,这些岗位是万金油,想去的话,很大概率都有位置。
但同学们不甘心,总想往更好的搏一搏。如果博不到,这也算一个不错的选择,总比社会招聘时候的机会,好得多。
但对于名校学生来说,比亚迪又有点上不了台面。和其他大厂之间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所以,比亚迪在很多名校学生的眼中,就是银行和国企。
一位中科大毕业的研究生,秋招的时候想去比亚迪工作,结果被拒绝了。国内第二梯队的院校,去守门员企业被拒绝了,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学生不理解,什么时候,比亚迪的门槛变高了,中科大的都不要,想要什么的?收清北复交的吗?是不是过分了?
带着不甘的心情询问才知道,问题不是出在中科大上,而是出在学生的母校身上。原来,他研究生期间,确实是中科大,但本科期间并不是。


学生本科期间,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211院校,不仅如此,还是有名的国防七子之一,在行业内十分权威。
但HR表示,比亚迪现在对于求职者的指标,要求本科期间,也是985院校才行。也就是说,南京理工大学,在这边不合格。
而很多本科不是985院校的学生,也投递了比亚迪的简历。一直没有消息,还以为是审核比较慢,结果是人家压根就看不上。

不是比亚迪门槛高了,是狼太多了
学生吐槽,什么时候企业的门槛,都拔的越来越高了。有的要求博士,有的要求本科学习,还有的要求有成果。
其实,不是企业的含金量变高了。是现在随着毕业生的增加,就业越来越困难,很多成绩很好的学生被外放。

这些学生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从前以为,清北毕业的学生会被抢着要。但今年11月份发布的,北京协警入选名单,北大的学生就在其中。
人才下放,可选择的机会不多。所以,这种大厂就更是要择优录取。他们不担心流失人才,因为外面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从前,高中的时候不努力,考上了大专。大专之后幡然醒悟,专升本,然后考研,读博,这是一个人的奋斗史。

现在,高中很努力,考上了211院校。毕业的时候努力考上985研究生,结果被嫌弃母校不够格,真不知道,这样的努力还算什么。
笔者寄语:
现在的就业环境严苛,我们都看在眼里。同学们需要做好多手准备,守门员企业的标准,也要下降一些。
不然自己在外面飘够了,没有合适的地方,想着找守门员保个底,结果回来的时候,保底的名额都没有了。

有时候,一些看起来很“平庸”的国企,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不嫌弃,努力想进去,也会抢占名校生的名额,毕竟,工作机会不会一直空着。
在这里,希望各位同学,求职的过程都能顺利。空窗期间,也不要忘了丰富自己的简历和知识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各省开始传达 真要变天了? |
| 2 | 习近平的这2张照片 “全中国网络都看不到” |
| 3 | 中国肿瘤权威偷吃女医生 女医生神级颜值 |
| 4 | 日媒爆料:四中全会后 北京的气氛真的变了 |
| 5 | 副院长和眼科主任不雅事件 意外的事发生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