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赵小兰:为中美对话开会无数 前所未有

www.creaders.net | 2007-05-25 08:34:51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赵小兰说,美国部长们意识到,美中经贸关系很重要,一定要重视。资料图

  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透露,美国总统布什和他的内阁部长们,为了准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曾多次开会,较低级别的准备会更是开了无数次,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中评社香港5月25日电,过去两天,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台前美中双方的32位正部级官员济济一堂,幕后大量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充分准备。赵小兰日前接受美国《侨报》访问时透露了战略经济对话幕后的点滴故事。

  

赵小兰指出,为了准备这个对话,第一次对话之后,美国的内阁部长们专门为此次对话碰头了4次,最后一次是与布什总统一起开的,至于较低级别的准备会更是开了无数次。这是前所未有的,说明美国多么重视美中经贸关系。

  中国副总理吴仪在闭幕致词中也透露,两国元首高度重视这个对话会,专门为此通了两次热线电话。她本人与鲍尔森财长也多次会面和通话。

  参加过去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战略对话的劳工部部长助理帮办劳拉说,第一次战略对话时,除了吴仪和鲍尔森熟悉,其他很多部长相互之间不熟悉,需要先互相认识。上次的对话显得比较正式,而这次的对话更加轻松,更广泛,也更深入,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中国人更习惯于美国人的方式,而美国人也更能理解中国人的方式。此外个人联络多了,关系更密切了,有利于对话深入。

  劳拉说,别看双方坐在台前的部长只有10多人,但每个部长后面总有二、三十个级别较低的官员做后盾,准备大量的材料,双方各个层面的接触更是非常频密。

  赵小兰谈起在美中战略经济对话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有时难免产生沟通上的不便。 比如,中国人爱用数字,美国人爱讲故事。中国人对话喜欢拿出很多数字,比如GDP多少多少,可美国人对数字没概念,而中国人有时也难以理解美国人讲的故事。她说,由此可见两国人民交流的方式有多么不同,更说明沟通有多重要。

  赵小兰说,中国人办事习惯于非常正式,总是组织得井井有条,而美国人比较随性,累了连个招呼都不打,但这是一种文化上处事方式的不同,美国人不是故意那么做,更不代表美国人漫不经心。

  身为华裔,赵小兰深知语言障碍对于沟通的影响。所以此次对话会,仅她领导的劳工部就派出16名会讲中文的职员当志愿者,在会场跑前跑后。

  内阁部长准备会上,领衔的美方代表鲍尔森财长事先对其他部长打招呼:这个对话非常重要,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善始善终。赵小兰说,其实除了鲍尔森财长的打招呼,部长们自己也都意识到,美中经贸关系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赵小兰说,作为布什政府中担任部长职务最长的一位,她从来没有看到有这么多的部长一次性坐在一起,就某个话题进行整整一天半的讨论,而且没有‘溜号’或干别的事情的。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