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两年无数的深夜推文和连篇累牍的媒体报导之后,美中之间在2018年和2019年展开的贸易大战即将告一段落。此次贸易战宣称要实现的部分目标得以实现,也有许多没有实现。
两国贸易战留下的最为持久的影响是整体中美关系出现了显着的迅速恶化。随着美国大选季的临近,公开的贸易敌对行为可能会暂时搁置,但作为中美关系之间一直存在的暗流,两国在技术、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已因这一激烈的冲突而激化。随着美中经济"脱钩"抬高成本、双方在在碳排放等问题上的合作难度加大、亚洲出现军事冲突的风险上升,以及技术买家越来越需要在相互竞争的美国和中国系统和标准之间做出选择,投资者将要在未来数年应对这些后果。
协议本身有利有弊。大多数关税目前仍将保持不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美国的出口商将从中国的大量新增采购中获益,其中农户的受益面最大。
然而,想以重点关注一个贸易伙伴的办法来解决一国的总体贸易逆差,就好比用一根手指堵住一个漏洞百出的堤坝。中国可以购买多得多的美国猪肉或制成品,但这将推高美国的价格,降低这些商品在国内以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吸引力。该协议意味着对中国的出口会增加,但对其他地方的出口可能会大大减少,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还会抵消进口。
去年针对中国的措施奏效就很好地说明了上述观点。司尔亚司数据资讯有限公司(CEIC)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9年11月的12个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同比减少了560亿美元;但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增加了490亿美元,抵消了对华贸易逆差近90%的降幅。美国总体商品贸易逆差只下降了70亿美元,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受石油净进口额下降的影响。美中贸易协议短期内的最大影响只是部分消除了贸易冲突本身引发的危害甚烈的不确定性。
而且冲突远未结束。就在两国谈判代表签署协议之际,华盛顿方面正在考虑进一步限制向中国5G通信设备巨头华为出售美国设备,并增加对美国5G研发的联邦政府资助。随着贸易纠纷的持续,这已导致两国关系在更广泛的领域出现恶化。
美国在某些问题上更强硬的立场早就应该展现出来,而且这些立场也受到了欢迎,比如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北京方面试图压制批评者声音或在海外散布虚假资讯的做法进行谴责。在另一些问题上的做法,比如限制美国半导体的销售,则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美国公司可能因此损失收入或将生产转移到海外。这场贸易冲突明显没有达到的一个目的是,北京方面没有对放弃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做出任何严肃的承诺。中国领导人反而接收到了美国不欢迎中国技术崛起的资讯,从而坚定了推动国内龙头企业发展的决心。
美国和中国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协议,标志着两国贸易战休战。美国总统川普表示,这是朝着"公平和互惠贸易"的未来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说,实践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两国关系的恶化也蔓延到了安全领域,最明显的是川普政府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而且美国高级官员发表了针对"文明冲突"的警告。现已实施的关税似乎不太可能大幅削减。这意味着经济脱钩将持续下去,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中国军事实力上升、在周边地区冲突中可能轻易胜出的节点。出错和误判的风险正在上升,与此同时,出于经济利益而避免对抗的意愿则在减弱。
投资者习惯于认为中东是政治风险的真正热点。在接下来的10年里,亚洲似乎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真正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