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调:中国老百姓对美国“爱恨交加”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联合早报12日北京消息,根据零点调查公司昨天发布的中国民意调查数据,2004年美国仍名列“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的榜首,但68%的中国居民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在未来5年到10年之间会有改善。同时,选择“比较喜欢”和“喜欢”美国文化的中国居民达到74.1%;美国电影大片已成为学历较高的年轻一代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也依然是中国人出国留学时选择率最高的国家。
稍早时候,环球时报消息称,根据在中国五大城市的民意调查,这些城市的居民对中美关系感到一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9%、18%和1%,三者相加,满意率高达70.9%。 一般喜欢和喜欢美国人的占了大多数,其比率分别为52.9%、13.2%,两者相加为66.1%。
联合早报说,成立于1992年的零点调查公司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专业调查和研究机构。零点公司的现代社会调查手段以及非官方色彩使它的调查结果常被国际媒体采用。
零点公司从1999年开始进行《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的民意调查,昨天发布的是这个项目2004年的调查数据。零点公司的有关学者认为,目前媒体多从政府、国家的角度来分析中美关系,而《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民意调查反映的是“老百姓眼里的美国和美国人”。
数据显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逐渐被中国民众所接受。作为美国价值和文化代表的“美国大片”已成为了学历较高的年轻一代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麦当劳”、“通用”等美国企业文化已作为教学案例进入了中国的课本;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和工作模式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的生活和工作。
与1999年60.9%的数据相比,2004年对中美关系持积极看法的中国民众为63%,持消极看法人群比例为37%。而那些对中美关系持积极看法的居民更喜欢美国和美国人,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也更有信心。在积极看法人群中,只有3.4%的人认为在未来5年到10年以内,中美关系会有恶化的趋势,而在消极看法人群中,这一比例为14.4%。
在中国居民希望出国留学的国家选项中,中选率最高的是美国,占22.1%;第二位是澳洲,占19.6;依次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和东南亚国家。
但2004年美国依然以74.4%的中选率位居“对中国最不友好国家”排名的榜首,中选率甚至高于1999年的70.3%。认为美国是友好国家的在1999年占9.8%,在2004年只有7.4%。学者认为,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全球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和干涉被中国视为内政的台湾问题。
不过,美国在当选1999年和2004年中国居民心中对中国最不友好国家的同时,也是两个年度中国民众心中对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国家。日本依旧在“对中国最不友好国家”排名中位居第二,中选率从1999年的52.6%上升到2004年的66.3%,显示中国民间对日本的反感情绪仍呈上升态势。
在2004年“对中国最友好国家”的选项中,俄罗斯、朝鲜和新加坡位居前三,1999年这个选项中位居前三的国家依次是新加坡、朝鲜和俄罗斯。
殊途同归:五大城市的民意调查
另据3月2日环球时报消息,该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帮助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城市做了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民意调查。 2月27日,所有调查数据已全部统计出来,结果显示: 在这些城市的居民中,对中美关系感到一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9%、18%和1%,三者相加,满意率高达70.9%。 一般喜欢和喜欢美国人的占了大多数,其比率分别为52.9%、13.2%,两者相加为66.1%。
49.2%的被访者认为美国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同时,将美国视为友好国家、学习榜样、合作对象的,分别占10.4%、11.7%、25.6%,三者相加也有47.7%。 比例高达56.7%的被访者认为美国确实在遏制中国。 60.5%的被访者认为未来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问题是台湾问题。
在对美国政府不满的选项中,选择“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人最多,占37.6%;选择“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占31.7%;选择“与日本加强军事关系”的人占7.9%。
认为中美两国因为台湾问题在未来会、或也许会发生冲突的人分别占被访者的11.9%和41.2%,两者相加超过半数,但也有四成的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或不存在。
被访者普遍对美国不断提出中国的人权问题持否定态度,其中49.3%的被访者认为美国想以此破坏中国的稳定。10.4%认为这是丑化中国,19.1%认为是美国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三者相加高达78.8%。只有15.7%的被访者表示美国是在促进中国的民主建设。
50.7%的被访者认为中美关系近年来没什么变化,认为中美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好的占27.3%。 认为发展中美关系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人分别占61.92%和49.31%。 分别占45.0%和29.4%的被访者预期布什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将保持现状或有所改善。但也有11.7%的被访者认为会出现倒退。
一半以上的被访者认为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好坏参半,其比例为55.7%,而认为美国文化对中国有积极作用的占22%。 在被访者中,欣赏美国科技发达的人最多,占43.7%,其次是法制健全和生活富裕,比例分别为20.9%和17.9%。
对两国经济交往持积极评价的人较多,认为两国经济交往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和增进了人民友谊的被访者分别占46.18%和46.09%。49.8%的被访者对中国市场上的美国产品没有偏见,认为只要商品质量好,服务好,哪个国家的品牌无所谓。25.5%的人对中国市场上的美国产品表示欢迎,认为那可以使两国都受益。
31.9%的被访者能够接受美国的文化产品,但是认为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另外,27.5%的人表示很欣赏美国的文化产品,认为其中有不少精品。这两部分人加在一起,对美国文化能够接受的,占了59.4%。
除此之外,还有一组重要的数据:62.7%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美国的,另有20.7%的人对美国的印象主要源自美国电影,只有3.7%的人是通过和美国人直接接触获得对美印象的。
矛盾心态
环球时报消息,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前任驻美国记者丁刚认为,他有一个非常深的印象,那就是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和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一样,都带着又爱又恨,或者说又爱又怕的矛盾心态。
这样的心态在调查的许多结果中都可以读出。比如,多数中国人都意识到美国在遏制中国,但是喜欢美国人的中国人还是很多。阎学通也说,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谈到美国人、美国社会,中国公众还是欣赏的人多,但谈到美国的对外、包括对华政策,不以为然的比例就很高。
丁刚举了佐格比去年做的调查来说明美国人对中国的心态也很相似。佐格比参与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美国人在增加,有57%的美国人认为中美关系和10年前相比变得更好了。但同时,在一次民意调查中,53%的美国人又认为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威胁很大,这个比例高居首位,还有2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对美国有潜在的军事威胁。丁刚说,这样的民意就像研究中美关系的著名美国学者卡诺所说的那样:在历史上,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感情是一种爱与恨的综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也有同感。陶文钊认为,美国人在对中国的认识上存在的较大差异,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复杂性,既有接触,也有牵制和防范。同样的心态反映在中国的对美政策上,就是一方面中国积极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一方面又要不断地与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和行为做斗争。
研究中美关系的专家们都注意到此次调查所反映的一个事实,在56.7%的人意识到美国遏制中国的同时,对中美关系的满意率居然超过了70%。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这么大的反差和媒体的引导是密切相关的。丁刚则认为,在这组数字之外,还应该再结合这次调查反映的另一个事实,就是半数以上的人认为中美关系近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多数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的期待值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高,换句话说,他们已经看得很现实,美国的对华政策长时间来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既接近又遏制,因此也不指望中美关系能有多甜蜜。
环球时报说,调查数据表明:重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欣赏美国社会科技发达、法制健全,可以接受和认同美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喜欢美国人,有机会、有条件愿意到美国留学或生活的人,占的比例都不低。可以说,在经济、文化、社会、科学教育等方面,中国人对美国看法的民意是有利于中美关系发展的。
阎学通说,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国老百姓对美国人、美国社会和美国政府是区分得很清楚的。中国公众对美国的不满,几乎都集中在美国的对外、包括对华政策上,其中,台湾问题是核心。六成以上的人认为它是未来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问题。而美国最近的相关民调显示,32%左右的美国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难题是人权问题。
对62.7%这个比例,所有专家都格外重视,这么高比例的中国城市居民承认自己对美国的印象主要是由媒体塑造的。陶文钊也承认,其实中美两国的学者和决策者,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媒体影响。媒体对人们关于中美关系的观点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阎学通说,不难看出,对于国际事务,中国老百姓基本接受媒体的说法。
也正因如此,阎学通才特别指出,在中国人对美国不满的因素中,选择“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和选“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人相差无几,而选择“与日本加强军事关系”的人很少,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一个是离我们比较远的事,一个是我们家门口的大事,一个是我们家内的大事,结果怎么会是这样?”阎学通提醒说:“想想我们媒体对伊拉克的报道吧,比美国对台军售的报道不知要多出多少倍!”而对“美日加强军事关系”,丁刚认为,从调查数据来分析,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是不了解。
中国人为什么仇美?
2002年9月13日联合早报刊出中国南华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齐辉的文章《中国人为什么仇美》。文章剖析了“根深蒂固于众多中国人心目中的强烈的仇美情结”,认为, 中国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历史教学,极力喧染和夸大近代中国极贫极弱的原因是美国等西方列强侵略所致,由此铸成的挥之不去的畸形的“1840年情结”,使中国人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强烈的仇美和仇西方心理。
此种心理急剧膨胀,发展成为对包括民主、自由和人权在内的代表整个人类发展进步方向的西方文明的抵拒,从而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一有风吹草动和突发事件,这股轻率却又强大的极端民族主义浊流就汹涌澎湃、不可阻遏。
更为可怕的是,弥漫盛行的极端民族主义,不仅表现为一种仇外排外的破坏性情绪,而且为极权制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而使得民主、自由的进程,在中国变得异常艰难。
近代以降,中国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周期性的义和团式的反美、反西方浪潮,其实质就是“爱国”民众对专制制度的默许。
极力喧染和夸大近代中国极贫极弱的原因,是西方列强侵略所致的教育的另一后果,是在中国人心目中淡化了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一基本事实,使得反帝反西方的声音,总是压过反封反专制的声音,而统治阶级也正是屡屡利用这种非理性的排外声音来强化自己的极权统治。
文章说,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略,固然使中华民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但“欧风美雨”所挟带的先进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给正在走向僵死的中国封建社会注入活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正是1840年的隆隆炮声,把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从落后中惊醒,中国从此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不是把自己的落后归咎于自身制度的腐朽,而是怪罪于所谓外部世界的威胁,是历代统治阶级转移内部矛盾的惯用伎俩。
目前,在中国这样一个信仰已经发生危机或从来就没有过信仰的国度,民族主义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维系人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文章认为,亲美与仇美的实质,不是卖国与爱国的问题,而是民主与专制的问题。亲美派不是汉奸、不是卖国贼,他们是理性、深沉的爱国主义者。他们之所以亲美,是想更好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使中国更好、更快地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亲美、亲西方,与其说是媚外,不如说是对人类智慧的尊敬。
中国的亲西方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源、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胡适、鲁迅等人,但亲美派真正的鼻祖当属胡适。然而,胡适等人的学习西方的理性的声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显得微弱而不为人所听,义和团式的排斥西方、仇视西方的情绪化的非理性声音却一直喧嚣至今。
其实,近代中国,对中国人民造成最大程度伤害的,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最大程度阻碍的,是日本而不是美国,中国人没有必要去那么仇恨美国。美国这个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对中国做的有益的事情,不是很少,而是太多。
稍后,来自中国东北辽宁省,就读于莱佛士初级学院的 穆鹏也撰文发表了个人对中国人仇美原因的看法。穆以为,中国人仇美仇的不是她的科技、民主、自由,不是美国支持蒋介石,不是朝鲜战争,而是美国的一些外交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的政策。比如1999年美国用3枚导弹炸毁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01年美侦察机在中国南海撞毁中国战机;美国自己不允许恐怖主义,却一直坚称中国境内恐怖组织“东突厥回教运动”是中国政府迫害少数民族政策的问题,直到后来才承认;自己当年不允许各州独立、违背南方人民意愿武力阻止南方独立,如今却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统一,大量出售武器给台湾,因为要保障台湾2300万人民的人权。
穆文认为,中国没有绝对的亲美或仇美人士,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爱恨交加。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