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美军死亡突破2000 伊拉克战争谁最受伤?

www.creaders.net | 2005-10-26 09:40:3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东方今报报道,美军死亡突破2000被称“悲情里程碑”,伊拉克死亡已过3万无人理会.10月2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达到2000人!一时间,国际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将这一数字称为“悲情里程碑”,成为对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政府对伊拉克政策的极大讽刺和悲情标志。然而,当人们一次次地计算驻伊美军死亡人数时,有多少人曾系统地计算过伊拉克人民的伤亡?又有多少人想过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两国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受害者是谁,战争代价究竟有多大?

  ■新闻事实:驻伊美军死亡人数突破2000

  据美国广播公司消息,25日,美国五角大楼宣布,一名在伊拉克负伤的美军士兵在美国一家医院不治身亡,成为第2000名因参加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而死亡的美国军人。至此,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至今的两年半时间里,驻伊美军死亡人数突破2000大观!这个数字意味着千百万的美国民众失去了心爱的孩子、丈夫、父亲和朋友。

  尽管美国国内从伊拉克撤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无数牺牲士兵用血的事实告诉美政府:代价太大了!但是以总统布什为首的主战派决心依然,狂打“民主牌”,使出各种说服手段极力淡化伊战造成的损失。10月25日,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发表声明,称伊拉克战争需要美国人做出更多牺牲,国家“正与一个前所未有的凶残敌人战斗”。

  ■必须正视的现实:家人、战友不胜切肤之痛

  ★ 每个数字背后都意味着一个新的悲剧

  可是,失去亲人的痛楚、家庭破碎的悲伤他们何曾体验!

  俄亥俄州的布鲁克公园镇曾是美军国民警卫队第25集团军三营的大本营,而今48名战士已经永远留在了战火硝烟的伊拉克。就在今年夏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汽车炸弹让14名士兵同时命丧黄泉。“2000”的死亡纪录让他们的家人、战友勾起伤心往事。

  罗伯特-霍夫曼的儿子贾斯汀是他们中的一员,昔日灿烂的笑容成为父亲永远的回忆。“他们都牺牲了,这就是为国效力的报酬。2000啊!太多了。我的儿子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罗纳德-格里芬失去儿子整整两年半了。两年来,不断增加的死亡数字让他承受了太多。“数字对我没意义,我在乎的是,组成数字的每个人。第98人是谁?第99人又是谁?谁什成为第2001人?太可怕了。”

  对于部分美国人而言,死亡的数字不过是个象征,战争离他们太遥远。可是,对于千千万万象布鲁克小镇居民的军人家庭来说,这个数字是家庭的悲剧、是震憾、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小镇人口不多,25集团军三营的伤亡已经给这里的居民来带极大震憾,他们开始思索战争的合理性。居民爱米莉?韦伯表示:“我真的认为没必要在伊拉克损失这么大。”帕特?威尔科克斯至今坚定地反对布什对伊政策:“真的,我觉得伊拉克战争本身就是个错误,许多人和我有同感。我们应该替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考虑,想想他们的切肤之痛。”

  ★ 每位战士的离去都意味着兄弟姐妹又少了一人

  对于身在伊拉克的美军战士而言,每一位战友的逝去都是内心的伤痛。这种感觉在奔波于一线的军医心中尤其强烈。

  军医大卫-马赛厄斯对内心的伤痛无法释怀:“任何时候,只要穿着(驻伊美军)军装来到我这里,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有一件事,至今让我伤心。一位伤员被抬进来时,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可是,我没能救活他,眼睁睁看着他离去。身为一名医生,我无法保证身边的每个人安然无恙,这是最伤心的事。”

  彼得-基亚雷利已经在巴格达呆了整整一年,他亲眼目睹169条硬汉离去。基亚雷利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深知孩子在一个家庭中的份量。他坦言,每当回家与家人团聚时,他最怕面对失去亲人的亲属,那时他无话可说。“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我深知他们的痛。有时看着受伤的年轻小伙子,我会突然把他们当成我的孩子,可我救不了他们。那种内心的无助无法用言语形容。”

  陆军上校加里-沃莱斯基前往伊拉克第一天,8名战士不幸身亡。“当时我真不想干了,我宁愿用我的余生,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后悔,为什么没能阻止伤亡呢?但是我明白,650名士兵都等着我下命令,他们把希望、信任都交给我了,我必须为每个人负责。”沃莱斯基至今坚持在伊拉克。

  ■ 伊拉克平民百姓死亡远超过3万

  100、……、1000、……、2000!当世界各大媒体、美国政府一次次忙着统计驻伊美军死亡人数时,有谁曾想过置身硝烟的伊拉克百姓正面临什么?他们的死亡人数达到多少?当可怕的汽车炸弹一次次在路边响起时,人们更多的都是关注一具具身着军装的驻伊美军,有多少人想过那些在不经意间路过车边、却被弹片炸飞的伊拉克百姓?那血肉模糊的无奈几人知晓?

  自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伊拉克百姓的伤亡数量远远超过美军。粗略统计,仅过去的6个月里,至少有3870人死亡,其中超过2/3为平民,其他部分是安全人员。此外,根据美军发言人、相关专家等方面达成的普遍共识,在两年半的战争中,大约有3万名伊拉克平民死亡,几乎每个月有近千人丧生,美联社认为,这个数字比较可信。不过,有专家认为,由于许多死亡数据未纳入官方统计,所以真实人数应该会更多。

  在伊拉克,每一天都会有无辜百姓死于非命:一起针对美军士兵的汽车炸弹袭击让路过者丧命;一起袭击警察局的暴力事件让置身一旁的市民意外身亡;宗派的纷争让幼发拉底河中又多了几具漂浮的尸体;……驻巴格达美军发言人史蒂夫?博尹兰感慨:“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究竟有多少伊拉克平民百姓在这场战争中伤亡。”美联社的统计数据来自警方、医院、政府官员以及目击者的报告。但是,在一些偏远而危险的地区,那里的情况无人知晓。

  博伊兰表示,驻伊美军对伊拉克人的死亡一直都有统计,但是结果未对外公布。他曾向一位官员请求看看数字,但遭到拒绝。他表示,据英国一个反战组织“伊拉克尸体统计”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迄今为止,26690-30051名伊拉克人身亡,每个月平均死亡1000人。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中央情报局前伊拉克分析家朱迪思-亚夫认可这一数据,她本人也估计,2万至3万人死于战争。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奥汉隆表示,除了伊拉克战争本身外,中东地区的局势也日益紧张,因此,伊拉克国内所有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很可能达到7万人!“这个数量太大了。一些人总是强道‘人道主义’,同样也是他们亲手发动了战争。我们没有尽力保护无辜百姓。”

  ■ 谁才是伊战真正的受害者?

  伊拉克战争开始前,许多分析专家和五角大楼官员曾对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做过预测,但目前的伤亡数量已远远超出当初的预想。血的事实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讽刺,远远超出3万的伊拉克平民死亡数量,也让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伊拉克的平民百姓才是战争的真正受害者。

  ★ 战争带给伊拉克的孩子“灰色的童年”

  自2003年战争开始,炸弹、炮火成为伊拉克人的家常便饭,能活下来已是幸运,生养孩子早已成为当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年幼的儿童更是在无法惶恐的心态中度过不一般的童年。





  一场自杀性炸弹袭击过后,一群正在大街上踢足球的小男孩迅速来到事发地点,在爆炸残余物中哄抢美军士兵的糖果。13岁的穆罕默德-哈勒夫和弟弟阿姆德就在其中。当他们尖叫着体验得到糖果的快感时,一辆携有炸弹的坦克正向他们驶来。……爆炸声中,28人顷刻间丧生,弟弟阿姆德的尸体赫然眼前。

  那是今年七月的惨事,从那一天起,哈勒夫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再也快乐不起来,他成为暴力事件一位儿童亲历者,而他的父亲阿里,成为战争对儿童伤害的控诉人。

  心理学教授苏阿特-穆罕默德惋惜,伊拉克的孩子没有真正的童年。“这里的孩子不敢与陌生人交朋友,他们对外界有天生的恐惧。多少年后,当他们长大成人、主导社会时,国家会在他们的治理下不安定、弱小……他们会诅咒我们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 “萨达姆统治时期比现在安定”

  美国政府打着“民主”的王牌公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扬言要让伊拉克百姓真正拥有自由,那么,美军的入侵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推翻了他们眼中的独裁者萨达姆?其实,在许多百姓看来,谁来当权并不重要,谁能让他们幸福的生活才是关键。

  10月19日伊拉克特别法庭庭审萨达姆时,巴格达的老百姓几乎都围坐在电视机前静候审判。他们不是为了知晓萨达姆最终的下场,而是想看,美国人会如何审判他们的前总统。是的,伊拉克百姓恨萨达姆的独裁统治,但他们更不愿看到一群外国人公然插手本国事务,将他们的总统送上审判席。

  萨达姆或者不好,可是老百姓还能够安心过日子。美军的“民主”唱的响,老百姓的耳边响的却是隆隆的炮火。

  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现华盛顿国际安全与防御政策中心主席詹姆斯-杜宾斯认为:“事实上,大多数伊拉克人在萨达姆统治时期生活更安定。”“萨达姆政权下,只要你管好自己的嘴巴,不乱说,可以安定、幸福地生活。但是现在,你要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炸死。”

  战争还在继续,伤亡还在增加,悲剧继续上演。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2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5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