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美国来说,国际社会一度传言,问题不在于美国是否打伊朗,而是何时打,怎么打的问题,若依此逻辑,美国也就必需思考,一旦开打,后果会如何。
就伊朗而言,发展核能的立场是不能改变、软化的,但对来自美国的武力攻击的可能性,也不能不考虑。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之下不惜一战,和美国这场角力要拗到什么程度才能适可而止,找机会下台?据我个人对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亲身会晤观察,此人粗中有细,绝非狂妄之徒,他面对国内外压力,心中有一把精细的算盘,无论对付国内教士挂帅的政治体制或美国忽软忽硬的外交手段,他都胸有成竹。
一切为了石油
从冷战时期到现在,美国对两伊(伊朗及伊拉克)这两个波斯湾大国,即具一个政策底线,不能容许“两伊”中任何一国独大。因此,1979年伊朗教士革命前,美国支持巴拉维政权抵制苏联支持的伊拉克政权。伊朗革命后,美国又支持萨达姆攻打伊朗,双方历经八年的交战,打了个平手,但两败俱伤,任何一方都无力独霸。美国政府这种制衡“两伊”政策的目的,众所周知:一切为石油。“两伊”的石油贮量达全球一半,两国中任何一国独强,都对邻近的油产丰盛的中东国家具有威胁,并能进而控制全球油源,美国当然要防止“两伊”在中东及波斯湾地区强大。
从布什政府的立场去分析,布什的伊朗政策既具“承先”的因素,也有其“与时俱进”的考虑:
*保护美国已能控制的油源国,沙地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支持以色列现况;防止以色列受邻国攻击;
*促进中东民主化进程;向中东外销美国式民主,布什打伊拉克,迫使埃及与沙地进行民主选举即是一例;
*防止伊朗及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扩张;以及
*防止中东地区反美情绪扩大导致美国影响力式微。
明白上述道理,我们就不难了解,布什政府在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后,何以不肯草率从伊拉克撤军,因为此时此刻,在伊拉克面临内战之际,美军如撤走,必把“两伊”地区及阿拉伯半岛的战略优势拱手让给伊朗。
从伊朗执政的教士体系及内贾德的考虑去看,伊朗在核问题上之所以不能让步,原因在于:
*伊朗的油贮量日渐减少,不能不未雨绸缪,若发展核能,就不必把浓缩铀的来源寄望于他国,以免受人制约;
·维护自我发展的独立主权,并在区域性影响力的发展中,寻求不断强大的空间与机会。
担心恐怖分子
由此可见,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布什在2002年宣布伊朗为邪恶三轴心国家之一,对伊朗教士政权以“敌国”视之,虽然明知道伊朗即使有能力发展核技术,要制成雏型核武至少还要五年的时间,何况要发展可运用的投掷技术,更非一年半载可以实现。据华府消息人士向笔者表示,由于对伊朗现任政府缺乏信心,美国对伊朗发展核技术的担心不全在于伊朗拥有核武后对以色列及中东地区可能构成的威胁,而在于:一旦能制造核武,伊朗可能运用此技术,无节制的交由国际恐怖分子使用,破坏了核不扩散条约的约束。这种忧虑也普遍存在于欧盟乃至于中国、俄罗斯等国政府心中,对朝鲜拥有核武的忧虑,基本上也源于此。
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去分析,伊朗所提出的几个条件几乎是很说得过去的,譬如:
一、由于布什宣称伊朗为邪恶国家之一,美国既已攻击了其中之一的伊拉克,目前必须承诺不打伊朗;
二、今后继续容许伊朗和平发展核能;
三、保障伊朗今后在经济、国家安全发展的条件,即取消制裁措施;
四、美国归还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所扣而不还的190亿美元(这笔款项是巴拉维王朝当年已支付的军购款项)。
两相对照,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政策矛盾,和冷战时代美、苏对峙时的裁军谈判主要障碍,其实如出一辙:皆出于彼此缺乏互信。
由于布什在2003年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糊涂战,至今在伊拉克不知如何撤军,2006年,美国选民利用中期选举,明显的投了对他的不信任票。因此,是否要打伊朗,美国国会两院的反对程度,可能是布什必须慎重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众所周知,美国即使决定打伊朗,必将不会发动地面攻击,而可能是针对伊朗核设施及军事设施进行空中轰炸及导弹攻击。问题是:
*某些伊朗设施深筑于地下,轰炸不见得能摧毁;
*攻击发生后,伊朗可能对美国本土,海外美国设施进行各种防不胜防的报复性的攻击;
*伊朗可能对以色列发动导弹攻击;
*伊朗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造成波斯湾油源外出受阻;
*发动空袭伊朗有可能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反而巩固了现在的伊朗政权;
*美国军方尚无攻击伊朗的充分条件;
*伊朗乱局将导致全球油价上涨,不利全球经济;
*伊朗军力远超过伊拉克,两伊战争期间,即使缺乏攻击性经验,但事实证明其防卫能力绝强,否则当年难以抵抗有美国支持的萨达姆的攻击,再加上民众的“反侵略”士气,打伊朗的后果将远超过伊拉克之战。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及美国《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曾先后披露,美国政府已拟就了空袭伊朗的方案,BBC甚至透露,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美军中区指挥部已奉令拟好作业方案,这些披露并非空穴来风。
考虑空袭伊朗
事实上,据英国一家战争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的友人告诉笔者,过去三个月,布什曾认真考虑过对伊朗进行空袭,而且,为了减少国家及民间舆论的阻力,美国曾想说服让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攻击。虽然美国和以色列并未签定军事同盟,但是,按两国在1975年,1998年等历次签订的备忘录,美国可以协助以色列免受外国攻击的承诺为由,对伊朗进行空中攻击,这样就可避开挑起战端的指责,但是,以色列的奥尔默特政府断然拒绝此建议,因为,战争的源头若来自以色列,以色列等于向全球伊斯兰国家宣战,后患无穷。
上述英国学者也曾向笔者透露,美国与伊朗虽然在表面上并无官方往来,但是并不缺乏台底的沟通管道,伊朗方面也曾坦率的透过管道警告过美国,一旦遭遇空袭,伊朗将全面报复的决心。
因此,赖斯国务卿在2月27日宣布“接受”伊朗参与伊拉克问题会谈,以及伊朗首席核问题談判代表拉利贾尼在获知此事后表示:“只要有利于伊拉克的行动伊朗都积极参与”这种反应,即可充分证实,双方其实在台底已先达成默契,否则,若由赖斯单方面宣布而伊朗断然拒绝,美国何以在国际间维持其霸主颜面。
从冷战时代以来,美国对苏联,对中国,乃至于对越南,对被视为敌对的国家,都采取一贯战略,先是从对峙中运作孤立、围堵策略,待情况改变则进行和解与接触(engagement)行动。过去几个月,美国对伊朗也采取这种两手策略,一方面试图运作联合国制裁,施加国际压力,甚至放出要武力攻击的空气,在“精神”上恫吓伊朗;另一方面,在时机成熟时,来个务实性大转弯,向伊朗递出橄榄枝,双管齐下,目的在于务实的解决问题,解除火药信管。毕竟,国与国之间只存在国家利益,并无永久的敌人也无永久的朋友。
难有具体成果
据笔者判断,赖斯所提议的伊拉克问题会谈,必难谈出具体成果。美国,伊朗,叙利亚在会谈过后,可能将对立依旧,倒是美国与伊朗恢复在2003年双方高阶会晤后首次高官面对面交往,虽然说象征性意义多过实质,而且双方约定不谈核问题,只涉及伊拉克问题,但已具破冰之效。
若读者还要追问:美国到底会否打伊朗,笔者要回答:可能性只存在于下列三种状况。
一、伊朗进行核武试验,触及国际红线;
二、有明显证据显示伊朗政府的确支持伊拉克反对力量,导致美国难以收拾伊拉克乱局。
三、伊朗主动攻击以色列。
除此之外,美国很难挥军攻打伊朗,因为攻击的后果实在难料也难收拾残局。
(作者:阮次山,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风向突变!欧盟宣布… |
2 | 震撼!华南理工院长发出反共檄文 |
3 | 关税战下,中国出现“灾难性”场景 |
4 | 撑不住了 一线城市也开始断崖式下跌 |
5 | 北京的情况“非常非常不对劲”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风向突变!欧盟宣布… |
2 | 男子继承巨额遗产后退休 没想到5年后… |
3 | 震撼!华南理工院长发出反共檄文 |
4 | 关税战下,中国出现“灾难性”场景 |
5 | 撑不住了 一线城市也开始断崖式下跌 |
6 | 北京的情况“非常非常不对劲” |
7 | 马斯克DOGE出成效了 |
8 | 首次公开承认,川普终于知道自己被耍了 |
9 | 两件大事发生!这是乱世前奏 |
10 | 传中共财政部农业司长吴奇修被抓 现场照曝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国是基督徒国家.司法部启动 | 木秀于林 |
2 | 懂王赢麻了:他打来电话了,欧 | 随意生活 |
3 | 万维坛里的一个反川小丑(添一 | 胡亥 |
4 | 说说狗杂种胡亥 | 爪四哥 |
5 | 沃尔玛又从中国进货:交多少关 | 随意生活 |
6 | 拨开迷雾,世纪核弹未爆,川普 | 蒋大仁勇 |
7 | 川普有没有抛弃乌克兰? | 施化 |
8 | 有趣的经济学人杂志封面:1361 | 随意生活 |
9 | 体检 | 双不 |
10 | 快讯:川普彻底认怂,中美贸易 | 爪四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