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好像很满意
胡锦涛结束对美国为期四天的访问。BBC在北京和华盛顿的记者概括介绍,双方是怎样看待胡奥峰会的。
中国一家报纸的首页刊登的一幅大照片概括了中国的心情。
![]() |
照片仿佛在说,中国现在是世界强国了,当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到华盛顿来,美国人要洗耳恭听。
中国官方媒体的其他报道也纷纷强调这一主旋律。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的是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支持;新华社报道讲的是胡锦涛提出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方式。胡锦涛不愿意让美国人提出条件。
两国总统会晤,形像肯定重过实质内容。峰会上,双方都没有表示出什么新的立场。
两国确实讨论了人民币、台湾、贸易、朝鲜等问题,但是,双方不过又重申了一次早已重覆过许多遍的立场。
出乎意料的小插曲在中国也仿佛石沉大海了。
胡锦涛说中国需要改善人权,西方记者和评论人士兴奋不已。但是,中国官方媒体对此几乎没有什么报道。中国公众好像也不太在意这一点。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该给中国更多的自我改善的空间。
中国政府愿意按计划办事,胡锦涛访美实现了预定的计划:美国表示对胡锦涛表示了敬意,听了他的讲话,胡锦涛也没有碰到真正的尴尬。
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都感到很满意。
对于奥巴马来说,没有取得成果、可能比取得的成果更能凸现胡锦涛来访的重要性。
这可不是奥巴马谴责中国人权纪录的机会,也不是对中国不积极干预朝鲜半岛问题指手划脚的时候,更不是针锋相对地挑战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舞台。
当然了,这些问题双方都谈了,更确切地说,是小心翼翼地提到的。其间,美方从中方得到了大笔订单。
但是,这些进展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奥巴马这个星期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其实是象征性的: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两个人站在一起,承认美中合作符合双方的重大利益。
奥巴马很清楚,中美两国的利益相互交错、纠缠不清。他知道,在政治也依赖于中国。中国的需求可能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进而提升自己支持率的重要因素。
他更知道,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怀疑和担心已经根深蒂固。美国广播公司ABC本周一次调查显示,61%的美国人把中国看作对就业机会和经济安全的威胁。
在这样的恐惧氛围中,谈分享财富和权力是难上加难,但是,这种心态很难对付。
像胡锦涛这样的对手难以揣测,要想赢得人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星期,美国媒体好像更关心的是胡锦涛记者会上的翻译问题、美国驻华大使可能参加总统竞选以及下个星期谁将代表共和党对国情咨文做出反应,而不是世界上两个最有权势的领导人在家门口小心谨慎地会面。
对于奥巴马来说,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大叔入境美国遭海关扣留近1小时,疑因一件T恤 | 最高法一锤定音 保住了“奥巴马健保” |
她庆幸与奥巴马“没有生儿子” 原因令人意外 | 奥巴马家外两位女特工内斗,执勤丑闻引风波 |
奥巴马的光环已消失 | 震惊全美 拜登病了 川普要查奥巴马 |
哈佛无惧“断粮”反抗川普 奥巴马力挺 | 与奥巴马离婚了?米歇尔罕见打破沉默回应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