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日本投降日 美国担心日本成二流国家

www.creaders.net | 2012-08-17 01:59:19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8月15日是“二战”中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纪念日,美国智库耐人寻味地在这一天推出美日同盟专题报告,担心日本沦为二流国家,唿吁强化美日同盟。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15日推出题为“美日同盟:定锚亚洲稳定”的报告。这是CSIS自2000年以来第三次发布美日同盟专题报告,却是在美国重返亚洲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首份报告,其中涉及的中国因素格外明显。

  主持这份报告写作的是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常务副国务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和“软实力”大师、哈佛大学教授奈(Joseph Nye),有10多位学者参与写作,其结论对美国政府决策相信会有一定影响力。

  当天在报告发布会上,阿米蒂奇指出,美日同盟关系正处于转折期,美日同盟要存在,双方都必须继续做一流国家。美国相信自己仍会是一流国家,但日本是否渴望继续做一流国家,或自甘沦落为二流国家,这取决于日本自己的决定。

  在任时就被外界视为比较亲日亲台、对中国相对强硬的阿米蒂奇强调,面对中国再崛起、朝鲜的好斗行为、生机勃勃的亚洲,以及亚洲存在伊朗等安全担忧,保持美日同盟现状是不够的,日本必须与美国并肩前行。美国需要强大的日本,日本也需要强大的美国。

  这份20页的报告从能源、经贸、与邻国关系、新安全战略等方面,透视美日同盟关系的现状与趋势,并向日、美双方都提出建议。通篇报告透露出美国担心日本衰退,影响力减弱,跟不上美国步伐的意味。

  报告出台的大背景是中国再崛起,美国战略向亚太再平衡,因此报告回避不了对中国崛起带来安全格局变化的判断。曾在阿米蒂奇手下担任负责东亚事务副助理国务卿的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承认,美国在亚太同盟的对华战略就是接触(engagement)加防范(hedging)的混合体,以应对中国如何运用其快速增加的综合国力的不确定性。

  薛瑞福认为,美日同盟远不是要限制中国再崛起,而是通过帮助提供中国繁荣所需的稳定、可预见、安全的环境,贡献于中国再崛起。这种同盟必须发展能力,制定政策,以适应中国变化的轨迹和广泛的未来可能性。

  因此报告在阐述美日同盟的新安全战略时,对中国多有着墨。报告指出,中国对东海和南海强势的主权主张,以及解放军在海上快速增加的行动频率,显示北京有意对“第一岛链”(日本-台湾-菲律宾)施加更大的战略影响力。

  报告称,新安全环境要求美日两军要显着加强联合性和协同行动能力,新挑战应成为美日同盟“作用、使命和能力”(RMC)评估和美日“二加二” 对话的核心,并将美国的“空海一体战”(Air Sea Battle)与日本的“强力国防”(Dynamic Defense)的概念相衔接。

  报告建议,日本应授权允许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在各种安全情境下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日本也应与美国协作,增加在南海的侦查,以确保航行自由;美日两军应改进协作行动能力,迈向两栖、灵活、可部署的军事姿态,提高双边联合军演的质量;美日应增加合作研发先进武器的机会;美日应重振和延续威慑对话,或许可将韩国纳入,以确保对美国威慑保护关键盟友能力和可靠性的相同信心。

  谈美日同盟,就不能不说美韩同盟和日韩关系,美国希望美日韩能形成三位一体的同盟关系,但近期韩日独岛(竹岛)纠纷给韩日关系蒙上阴影。这份报告唿吁日本正视使日韩关系复杂化的历史问题,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检讨日韩关系,加强日韩军事合作;报告建议华盛顿、东京、首尔扩大历史问题的“二轨对话”,寻求处理敏感事务的共识。

  当日本记者问为什么要日本直面历史问题时,阿米蒂奇反问:“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8月15日,对日胜利日(V-J Day),我们巧合地在这一天才能出台报告,我们的学者觉得处理好历史问题很重要。”

  CSIS日本项目主任格林(Michael Green)接过话茬说:“希望有关国家的领导人在采取行动或发表声明之前,先停下来想想,这到底是有利于国家利益呢,或只是为了博取好感。”

  报告最后建议,美日双方都应任命一名政策主任,专门负责改进美日同盟关系,以证明双方对加强美日同盟的承诺。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4个消息来源,网络疯传胡张习讲话稿
2 北京红墙周边戒严 中南海出事了?
3 猛虎下山,乌战迎来历史性转折
4 一意孤行 习近平已给出答案
5 华尔街日报惊爆:习仲勋的惊人秘密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