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舒绍福的署名文章《外交政策中的政治文化因素》。文章指出,任何国家的政策制定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政治文化的影响不可或缺,外交政策也是如此。如日本外交政策体现“蝙蝠性格”,法国则是“高卢雄鸡”。
这种“非鸟非兽”的“蝙蝠性格”是近代以来日本始终与强者为伍、崇尚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性格的生动写照。从“脱亚入欧”到“脱亚入美”,再到“亲美入亚”,无不体现了日本外交政策选择中的“蝙蝠性格”。日本游走于西方与东方之间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文章指出,近期随着亚洲区域经济的勃兴和战略地位的上升,日本各阶层又开始评估“亲美路线”的可行性,重新评估和界定自身的亚洲身份,“亲美”又“入亚”的“双头鹰”策略,成为日本当下的外交政策选择。
文章还认为,推崇理念,但理念孤悬,重权利而不重法,是法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法国政治文化因而具有强调先验性、抽象性、建构性和远离实践性等特征。在本国特有政治文化的作用下,法国内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半总统制政体,而外交政策的目标则是光荣甚于利益,倾向于只与肯接受其领导的国家结盟。人们因此常用高傲的一唱天下白的“高卢雄鸡”,来形容法国独特的政治文化。
文章说,长期以来“大国梦”就萦绕着法国人。近一百多年来,保持大国地位成为法国外交的重点。在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上,法国继续坚持了一贯以来的独立自主政策。自从冷战结束之后,法国发挥大国作用的希望寄托于欧盟的发展,所以长期以来法国外交要发挥自己在欧盟建设中的轴心作用。为了争取大国地位,法国甚至敢向美国说“不”。
尽管雄鸡被法国人赋予警惕勇敢的品质,但高卢雄鸡“一唱天下白”的特性,给法国人贴上重思想、重原则而轻行动的标签。法国在外交政策上重“唱”而轻 “做”,重理性设计而轻实际行动,常导致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的严重脱节。当原则与事实严重冲突时,法国人宁可坚持原则而牺牲实际利益。在国际政治利益博弈的游戏中,法国的外交作风往往突兀孟浪,既欠缺深思熟虑的缜密考虑,也缺乏首尾一致的连续性。
文章最后强调,美国政治学家罗弗尔曾说,在每个民族国家,统治本身和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政治文化是一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出发点,一国外交政策往往以本国的政治文化作为指导。因此要全面了解一国的外交动态,政治文化是最深刻的切入点。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刚刚,突传利好!美国、欧盟,大消息 |
2 | 结束“一尊” 还得是温家宝这个“狠角色” |
3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4 | 北京高材生惨遭4男性侵 复仇连屠6人 |
5 | 突发!Manus彻底撤出中国 封锁中国IP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