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钓鱼岛问题上再放厥词,宣称海上保安厅可灵活运用自卫队退役战舰,以弥补因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日中公务船对峙而导致的“力量空缺”。这种说法不禁引起外界对日本海上自卫队退役舰艇状态的好奇。
安倍晋三认为,即便从现在开始增加海上保安厅的造舰预算,取得成效最快也要在两年之后。因此他鼓动海上自卫队将退役战舰和预备役自卫队员一并移交海上保安厅。日本《世界舰船》称,将退役军舰改作海洋执法船只,是日本周边国家常用的手法,例如中国“渔政88号”巡逻船原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补给舰。但这招对日本可能不怎么管用。
一名熟悉日本情况的中国军事专家透露,从海上自卫队成立伊始,其水面舰艇基本沿着“护卫群-地方队-拆船厂”的“三部曲”结束生涯,即新造战舰在海上自卫队主力的“机动舰队”完成最初10余年(吨位大的直升机驱逐舰、宙斯盾驱逐舰等时间稍长)的服役期,然后交给二线的“地方队”使用至寿命末期,然后直接送往拆船厂肢解。退役封存或转交其他部门的情况极为罕见,自卫队现存退役舰艇也很少,这是因为海上自卫队的规模被严格限制,要换新舰必须退役同等数量的舰艇。而且日本认为战舰最关键的电子雷达系统升级太快,封存军舰即便启封,设备更新需要的时间和费用也相当惊人,因此对退役战舰封存并不热心。据统计,日本封存战舰中只保留有少数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太刀风”级驱逐舰。
即便日本紧急将自卫队现役的老式战舰退役交给海上保安厅使用,恐怕后者的兴趣也不大。因为这类舰艇已经使用到寿命末期,各项性能指标退化厉害。况且战舰出动的油耗及人工成本,都远比专门为巡逻任务设计的海上保安厅船只要高,使用起来并不划算。
与水面舰艇不同,日本潜艇封存数量不少,包括较先进的“夕潮”级和“春潮”级。日本计划通过延长潜艇服役时间,将现有16艘潜艇规模扩充到22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