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曝夺岛军演细节:美军夺岛后交由日方接管

www.creaders.net | 2013-06-21 19:36:59  京华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日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夺岛军演。日媒19日报道,一名参加此次演习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向记者透露了17日夺岛演习的具体细节:美军夺岛后交由日方接管。

  此次军演被日本称为史上最大作战。与以往相比,此次演习创下了多项纪录。

  日媒称此次军演意在制约中国

  此次日美军演是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在海外展开的首次联合演习。

  媒体20日披露了参加演习的美军士兵透露出的演习细节:美国海军陆战队控制被敌军占领的机场设施之后,交由日本自卫队接管。

  据日媒披露的视频显示:四架能够垂直起降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在尘土中着陆,约8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从机上下来,端着步枪,冲向荒野。他们赶往敌军占领的机场,开始了枪战。枪战进行了约15分钟后,日本自卫队的武装直升机出现在了交战地点上空。直升机盘旋一周,确认安全后,两架运送陆上自卫队队员的运输直升机着陆。从飞机上冲下约60名身着迷彩服、手持步枪的队员。不久,日本自卫队指挥官宣告演习告一段落。

  有关演习的目的,自卫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并没有针对特定地区。不过日本共同社的评论则直接指出,此次演习意在制约中国;《日本朝日新闻》19日报道,有关这次演习,急于加强离岛防卫的日本和期待日本发挥更大作用的美国可谓意图一致。

  此次美日军演创下多项纪录

  与以往相比,此次日美联合夺岛演习应该说创下了多项纪录。

  一是在演习规模上。日美总兵力达到5000人,其中日方1000人,美方4000人,另外还有少量新西兰和加拿大军人参演。驻加州彭德尔顿军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几乎倾巢出动。这样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演习,即便在美军内部也很少实施。

  二是在参演武器装备上。由日本海上自卫队“日向”号直升机航母、“爱宕”号“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等3艘舰艇组成的编队携带4架直升机实施跨洋参演。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将在“日向”号上进行起飞和降落演练。如此多的主力舰艇和先进装备也是首次出现在日美“夺岛”演习中。

  三是在演习科目上。除了传统的图上推演、指挥通讯协同外,实兵演习阶段,日美将对圣克利门蒂岛发动模拟联合两栖攻击,日本陆上自卫队将演练海滩及直升机垂直登陆,海上自卫队舰艇对其实施实弹炮火支援。这类演习科目已经远远超越了此前基于岛屿特种作战的“小打小闹”,进入了大规模两栖作战的范畴。

  >>反应:韩各界批评日本军事扩张野心

  针对此次日美军演,韩国媒体分析说,近年来日本不断推行其海洋扩张战略,甚至不惜与他国争夺海岛领土。日本倘若拥有了本属于别国的岛屿,就拥有了广阔的海洋,随之就拥有了丰富的海底资源。这样一来也就确保了日本国家的生存、发展和战略地位。

  韩国学者则做出了更为尖锐的批评,认为日本正在向军国主义和对外侵略迈出危险的一步。

  韩国民众认为日本的举动令人不安与恐慌。

  >>分析:日本迈出最令人不安一步

  “日本迈出‘最令人不安’的一步”。6月12日,美国《时代》周刊在报道最新的一次美日联合军演时如是说。

  自6月10日起,为期两周,代号为“黎明闪电”的日美两栖夺岛演习正式展开。演习的地点是美国加州海湾,主要演习内容为抢登圣克利门蒂岛。

  该演习原计划将地点设在日本冲绳海域,但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的背景下,因顾忌中国的态度,转而移师美国加州海湾。

  日美联合夺岛演习自2010年开始就每年一次,但此次演习却与以往大为不同,以至于美国媒体用“破天荒”来形容这是日本自卫队海陆空三个军种第一次举行“如何夺取与保卫遥远岛屿”的联合演习,美国“鱼鹰”战机第一次在日本直升机航母上起降,尤其是美军此次将几乎毫无保留地教日本更具实战性的夺岛战术。

  美国媒体分析,一方面美国在中国强大军力的压力下试图让日本承担更多的军事任务,另一方面日本想获得越来越独立自主的军事能力,因此此次演习才具有如此实战性、针对性。

  加之,日本正着手创立“离岛夺还部队”,以及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抛出《钓鱼岛12海里警备保全法》,授权自卫队在钓鱼岛海域12海里内动武的权力,可以认为,美日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有着强烈的“备战”色彩。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