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4日,埃及军方在48小时最后通牒到期后,祭出最强硬一手:宣布总统穆尔西下台,并公布军方设置的「政治路线图」。埃及再次站到十字路口。
埃及的遭遇并非个案,而是诸多发展中国家民主转型的缩影。它如同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很多朴素而简单的常识性真理。
首先,政治变革是国之大事,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根基稳固,不能「随大流」,更不能「瞎折腾」。民主不是万能灵药。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重大任务,远比「一人一票」的西式民主重要得多。从西方国家经验来看,其政治变革大体经历了经济发展——民族认同和社会公平——最后才是政治民主化进程。如果颠倒主次,错误地将民主化视为纾缓困境的万能灵药,只会南辕北辙,将问题搞得更加复杂。
尤其对埃及来说,当初民众起身造反,主要原因是前政权没有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而民生艰难的根源,又是前政府矢志推行新自由主义和全面私有化,由此导致国内贫富分化加剧,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下游地位。因此,要真正解决和改善民生,必须变革不合理的社会生产关系,打击不事生产的特权阶级。而完成这些任务,又需要强人统治和高度集权。而实行宪政民主,前提就是默认现行政治经济秩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当前埃及政治改革优先的转型路径,反而掩盖了埃及存在的真正难题和解决路径,使该国进行深度变革变得更加困难。换言之,急于民主化,反而使埃及革命变成了「夹生饭」,乃至最终遭遇民众再次反抗政府,爆发「二次革命」的情况。
第二,是否有利于国家强大,是衡量政治制度优劣的关键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政治改革应遵循两大标准:一是政权和政策是否能体现、代表多数人民意志;二是是否有利于增强政府效能和执行能力。两大标准缺一不可。没有代表性的政治更替,会出现将民主视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封建民主」、「寡头民主」乃至「君主共和制」;而没有有效性的政治更替,就会像战后伊拉克以及当前的埃及那样,空有建设国家的纲领和目标,却因国内权力纷争使政府运行不断空转,制定的政策目标根本没有能力贯彻实施。
一般来说,实现良性民主需要满足若干先决条件,如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成熟的政党制度、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底线共识的政治文化等等。否则即使实现了民主转型,最终也很难巩固、延续。西方当初确立宪制,花费了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的时间。在不具备充分条件情况下,埃及过早推行民主化,结果导致具有宗教背景的穆兄会上台,世俗力量不是「愿赌服输」,而是不断掣肘、反对,导致该国政治极化加剧,社会碎片化。正是这种「穷折腾」和「坏民主」,使埃及政局更加动盪、国家更加孱弱。民众非但没有享受到政治参与扩大的任何好处,反而牺牲了原来威权政体时代下政治稳定的好处。在僵局难解的情况下,军人干政这种明显有违现代政治的现象,倒有可能成为拯救埃及的救命稻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愿「二次革命」后的埃及把握方向,一路走好。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2 | 注意: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重磅政策 | 
| 3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4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5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6 | 中国区员工1个不留,中国科技圈震撼 | 
| 7 | 手放哪里?万斯拥抱柯克遗孀遭热议 | 
| 8 | 美女教授的堕落 | 
| 9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10 | 中国“大佬”中的“大佬”,骤然离世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