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鸡冠山,来到南边靠海港的北玉山。山顶上有一座白塔,高六七十米,像座蜡烛台。占领旅顺,日本打战胜了,但已精疲力尽,死伤太大,成千上万的日本家庭也亡了,反战情绪开始蔓延。为了继续推行军国主义路线,消除厌战情绪,由指挥这场战争的乃木希典与东乡平八郎发起,在白玉山上修建了一座“表忠塔”,为战死的日军官兵招魂。从此,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第二世界大战,一九三一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的东三省;一九三六年爆发“七.七”事变,吞食半个中国;一九四一年偷袭珠珍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一步一步走到了它的顶峰,也一步一步走近了它的坟墓。
有讽刺意味的是,日俄战争时,美国是站在日本一头对付沙俄;二战时,日美却成了冤家对头,美苏则变为盟友共同对付日本——美国在日本上空丢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精锐关东军百万,日本宣布投降。在日本人看来,苏联红军实际上是替沙俄军队报了一箭之仇——根据有关协议,苏军留驻旅顺大连地区,“收复失地”。(直到1955年苏军才全部撤离)苏军将白玉山上的日军招魂塔上的“表忠塔”三字铲去。
站在北玉山上,俯瞰饱经沧桑的旅顺港:海上几座小山,屏卫港口;中间那座山,一条细尾弧形伸进港内,形成港道——真是一个天然的良港!这里曾是北洋海军的一个基地,又先后变成了沙俄、日本的军港。在港外的黄海上,曾爆发了两次大海战。一次是中日甲午黄海大战,邓世昌和他的致远舰就是在那儿壮烈殉国的。十年后,日本和沙俄海军再次黄海大战。两次都是日本赢了,从此日本牛上了天,做起世界霸主梦,不断发动战争,直到最后战败投降。
解放后有人主张将白玉山上日军建的“表忠塔”拆掉,以雪耻辱。周恩来总理说,保留下来以警国人,不亡国耻,于是改为白玉塔。今天,它不再为日军的亡灵招魂,而是给游人讲课,讲述旅顺近代史,讲述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史。它还会引导游人的目光,越过旅顺港,穿过黄海,直达千岛国的靖国神社,那里虽然全是死灰,然而死灰却可以复燃。
战败后的日本对战胜国的态度大不相同,对赏他两枚原子弹吃的美国,是服服帖帖的,美国不但在日本长期驻军,美军士兵还不断发生强奸日本女人的事,日本也乖乖的,不敢放响屁;对一直占着“北方四岛”的前苏联和现今的俄国,装出一副怨妇的样子,诉苦诉冤,敢怒而不敢动。唯独对中国,一百个不服,何也?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奉行的是武士道精神,欺软怕硬。在他们看来,日本与中国交手,历来没败过;二战投降,那是被美、苏打败的,与中国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直到现在,他们认为其海军、空军实力也远在在中国之上,所以敢在钓鱼岛上耍横,拉拢菲律宾在南海闹事,孰可忍,孰不可忍。故有军事专家断言:中日必有一战。
战争不是中国人需要的,但要打也怕。当年抗美援朝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国家千疮百孔,国力极差,但却敢发话: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不能不管,美国人不信,结果中国出兵了。后来越南战争,中国又给美国划线:过了“十七度线”中国要管。这回美国人当真了,美军从头到尾也没敢过线。一位日本教授对来访的中国人说:1949年,你们的毛泽东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一百多年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毛泽东一句话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了一跳,而且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到中国与过去不相比不一样了。教授是文化人,比较理性,与武士道的好战分子不同。
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当下,中国一方面要继续富国强兵,在相扑对手面前得有实力,肌肉发达,让其不敢小视,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智慧。日本不服中国,可他百分百服美国;而美国与新中国交过手,真刀真枪干过,体验很深。西点军校的教官就说过,朝鲜战争告诉他:永远不希望美中交战。毛泽东拨动小球,尼克松就到北京,中美一建交,日本马上就与中国邦交正常化。中国太极,看上去很轻柔,像体操、舞蹈,功夫却上乘。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文也文得,武也武得,留下的胆识、智慧就是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