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刊载署名戴维·布莱尔的评论文章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确信他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想法相似,但是他错了。
作者认为,美俄再次对峙迫使普京急忙赶到上海,与中国签署了他过去10年内一直避而不签的天然气出口协议。文章说,在上海的签约仪式对普京来说代表他大战略的缩影——就在同一时刻,美国和欧盟正试图在经济上惩罚俄罗斯,普京想要以灵巧地向东方转向,与中国这个强大邻居结成反西方同盟,以挫败美国设计。
普京在华访问时宣称,中俄在主要国际问题上的看法相似,或者甚至相同。作者认为,普京的上海之行不是作为一个荣耀的天然气推销商而去,而是一位寻求自己版本「尼克松在中国」的俄罗斯领导人。文章说,在美国、俄罗斯、中国「战略三角」的游戏中,普京认为他将其中的两方拉在一起,这样显着削弱了第三方。
那么,这些希望有没有一点实现的可能?作者指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与普京分享同样的伟大远景非常值得怀疑——普京眼中的战略棋盘可能只是中国人眼中的企业资产负债表。
文章认为,在「谁更需要这个协议?」问题上,答案令人尴尬地明显。习近平不像普京那样面临压力——美国和欧洲在不如意大利经济强大的俄国经济头上悬挂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习近平则领导着当前全球最重要的商业重地。
作者分析,尽管习近平需要能源来确保中国经济的扩张,但是俄罗斯仅仅是众多能源提供者中的一个。习近平可以向土库曼斯坦、缅甸、卡塔尔甚至澳大利亚购买能源。多年来中俄在天然气出口价格这一关键问题上僵持不下。如今签署的协议条款属于机密,但是有人怀疑俄罗斯让步了更多。
文章说,普京将俄罗斯从西方制裁中抽离的野心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就算一切按照他的计划走,中俄之间按时建好一条大型输气管道,最早投入使用的日期也是四年之后。作者认为,这意味着,在四年之内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财富还是取决于向欧洲人出售天然气,使俄罗斯完全暴露在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威胁之中。
文章分析,中俄两国在每一个国际问题上的观点并不见得一致。中国的外交政策建立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基础上。尽管如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要求乌克兰修改宪法引进联邦制明显与中国的不干涉政策背道而驰。俄罗斯迫使北京在西方和放弃自己外交政策之间选择,使之处在一个不可能的境地。
当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相关问题时,中国别无选择地表示弃权。作者认为,只有在这场三角游戏中的两方因为大致相同的压力被拉到一起的时候,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目前并没有这种平衡。
当尼克松与毛泽东见面的时候,两者都知道这个时刻的重大——尼克松正抓住机会改变冷战格局,毛泽东则在与苏联战争威胁下保护中国。
文章说,我们现在了解到,1969年10月中苏交恶的时候,毛泽东非常害怕苏联先下手为强向中国发动核打击,他下令中国高层领导人们离开北京,散布到全国各地。而今天的习近平则没有受到这种程度的威胁。
作者最后总结道,如今的习近平安全地坐在山头上,而普京则正在试图爬上顶峰,但是可能会失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