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29日,日本召开本年度国会临时会议,安倍在会上发表施政演说,称为了在中日两国间建立稳定友好的关系,希望能尽快实现首脑会谈,通过对话发展战略互惠关系。
安倍示好中国,有时间因素在起作用。11月,APEC峰会将在北京举行,在峰会期间实现中日首脑会晤,是安倍内阁近期的外交目标之一。为此,日本已提前开启沟通管道。安倍之所以设定这样的外交议程,原因在于无法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谈,已成为其外交失
分的标志。在安倍任内,中日关系降到两国建交以来最低点,安倍难辞其咎。如果两国能举行首脑会谈,安倍就可赢回分数。
安倍示好中国,还有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安倍上台以来,通过量化宽松、财政刺激、刺激民间投资这“三支箭”,日本经济一度似有重振迹象,市场交投活跃。但今年以来,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作用迅速衰减,今年二季度经济突然衰落。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GDP同比仅增长0.4%。个人消费降到零增长,导致内需对GDP的贡献由正转负。在无限刺激的政策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数据,表明安倍经济学开始失效。提振日本经济,必须更多地依赖出口市场。但是,由于中日关系降到冰点,日本产品在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占有份额也在下降。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撑,日本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在这种情况下,缓和中日关系,稳定日本出口市场,保持安倍经济学的效应,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安倍经济学真的失效,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将面临严峻挑战。
由此可以看出,安倍示好中国是客观因素使然,具有一定的“受迫性”,并不代表安倍主观上将从此前的对华强硬立场后退。事实上,在接受国会质询时,安倍仍对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作了辩护。正是基于围绕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内阁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伤害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民众感情的措施。近期,通过密集外交,安倍还试图在日美安保条约之外,搭建复合型安全体系以遏制中国。
仅凭口头言辞的变化,无法得出安倍对华政策转变的结论,也无法真正改善两国关系,为实现双边峰会创造条件。就此而言,安倍显示的诚意还远远不够。(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