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1945年8月6日投掷于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是以60公斤重,80%浓度的铀235为材料,推测它的威力是13,000公吨的黄色炸药同时起爆。(图/网路)
我们都知道二战的结束,是由原子弹来终结的。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投掷原子弹,终于逼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裕仁天皇在投降文告中称其为"新式残虐爆弹"。许多日本老者至今仍对那两起爆炸心有余悸,主张美国应该为投掷原子弹的残忍行径而道歉。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日本已经知道核武的原理和发展方向,也正在积极研发原子弹。
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有非常多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比如仁科芳雄,是近代日本量子物理学的奠基者,被称为日本近代物理学之父;包括后来得到诺贝尔奖的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都是他的学生。因此在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核衰变之后,仁科芳雄就主动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应该研究原子弹的可能性。到1941年,仁科的研究计画得到日本陆军部同意,被称为"仁计画"。
至于日本的核武研究进度如何,从现在的资料来看,我们确定他们并不顺利。目前我们所知,可做为核弹的铀235,在铀矿当中的含量是0.72%,而铀235能够起爆成原子弹的最低量需要52公斤,换言之,至少要有1吨的铀矿石才可能精炼成1枚,但是放眼日本占领区,都没有发现可开採的铀矿。据说在1944年年7月,辞去首相职务的东条英机,还曾命令陆军兵器行政本部部长菅晴次必须"火速筹集十公斤铀",这种数量明显不足。至于海军部也极为积极,传说他们甚至跑到国际黑市上买铀,但也只搞到了130公斤,绝对做不成原子弹。
还有一种说法指出,日本曾向他们的轴心国大哥德国,购买560公斤的铀矿(德国占有法属非洲殖民地加彭,当地有上好的铀矿)。这个传说有两个结局,一说载运铀矿的德国U艇被击沉,另一说是德国的铀矿在准备装运时就投降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日本终究没有取得足额的原料,研究也就无以为继。
特别是到了1944年,美国开始有能力长期的轰炸日本本土后,仁科芳雄的研究机构就被炸到缺水缺电,到1945年的4月,仁计画研究中心被炸成一堆瓦砾,整个计画也被迫中止。
至于荒胜文策的F计画也并不好过,荒胜设计的铀矿分离机性能并不达标,远远达不到每分钟旋转10万次的转动速度。达不到这个速度,他也没办法提炼出铀235。于是,"F计划"也失败了。
我们都承认核子武器的问世,给人类造成更巨大的安全威胁,因此我们都同意各国应该要废止核武,并且应该阻止野心家取得核武。但我们也庆幸,核武在二次大战时期,没有被轴心国所开发出来;要是这种毁灭性武器被德、日率先取得,那么世界大战的结局就注定更为悲惨,就不是我们所能想像的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风向突变!中美传出重磅消息 |
2 | 军中传来大消息 习准备按下“毁灭键” |
3 | 又一亲信“叛变” 军队秘密入京 要出大事 |
4 | 俄罗斯暗中捣鬼 习身体不行了 |
5 | 视频泄密 习疑似在俄罗斯犯病 眼与脖子失控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