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1日召开加强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周边警备机制的首次相关人员高层会议,会议决定增加海上保安厅2017年预算,增加警戒钓鱼岛区域的设备和人员。
日本共同社12月21日报道称,会议决定将海上保安厅2017年度的预算案再增加100亿日元,达到创历史新高的超过2100亿日元。此外,有关编制人员数将增加约200人。
除此外,还将增加5艘大型巡逻船,提高负责警备的船只影像传输能力,加强海洋监视。
自从2012年9月日本将中日有争议的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国有化”后,中日两国就此矛盾骤升,中国开始加强派遣公务船驶入这一区域的周边领海。两国多次就这一问题向对方发出抗议。
日本从2016年今年4月在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位于那霸)建立起“尖阁专队体制”,包括10艘1500吨级巡逻船和2艘可搭载直升机的巡逻船"投入尖阁警备工作",强化了警戒态势。
中国坚持钓鱼岛及其领海归属中国,“但日本实际非法管辖该岛”。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2012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此外,上世纪70年后,包括港台大陆等都出现全球华人民间“保钓运动”。
今年8月,日本在钓鱼岛周围发现最多出现了15艘中国海警船。于是,海上保安厅开始从全国其他地方派出巡视船支援。受此影响,在各地人手不足情况持续的同时,巡视船上的人数也少于额定人数,这加大了现场执勤人员的负担。
为此,日本海上保安厅虽然已经在下一年度的预算概算中要求增员300多名,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现场需求,于是决定在本年度内再增员1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