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朝鲜四月危机临近末尾之际,跟随着香港旅行团来到了被外界视作世界最封闭、最神秘的国度——朝鲜。
从中国东北城市丹东乘坐直达平壤的火车,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平壤之外的农村,这是坐飞机很难见到的景象。多数研究朝鲜的学者,大多也都会强调,看朝鲜需要区分“平壤”和“非平壤”。沿途所见的,大概属于“非平壤”了。
到达平壤,火车尚未彻底停稳,已经有很多着装正式、行色匆匆、胸口无一例外带着领袖像章的人涌来。尚未接到人的,不断向车厢里张望着,一副生怕错过什么的紧张表情;已经接到人的,要么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往外走,要么停留在原地以久别重逢之态“叙旧”。
当很多国家、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往返于各地进而习惯了离别与重逢之际,朝鲜人的每一次的出走与回归,却依然充满仪式感。以至于,短暂离别之后的重聚,恍若暗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荣耀”。
下了火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写着“伟大领袖金正恩万岁”的醒目标语。而同时不断循环播放的朝鲜本地流行歌曲《我们不怕》,以一种亢奋的曲调提醒着每一位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的人:这是一个被标语和口号包围的城市,歌曲也不例外。
进入平壤的第一站,便是朝鲜旅游必去的金日成广场,这是平壤最核心的区域。金日成广场也是朝鲜举行阅兵等重大国事活动的地方,类似于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俄罗斯莫斯科的红场。
在去往广场的路上,朝鲜导游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住房都是国家分配,上学、医疗也都是免费的。而且你看两边的房子,每年四月份左右都要粉刷一遍,这是你们来之前刚刚粉刷过的。”边说边指着涂抹着各种颜色的房子,一脸自豪。
然而就在前方不远处,一栋尚未粉刷的楼却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尚未来得及粉刷,所以整个墙面看上去劣迹斑斑。这让人不禁狐疑:每年的例行粉刷,究竟是不得已为之,还是官方所宣扬的锦上添花?
而在途径核心大街和金日成广场时,路边所碰到的零星商铺,大多门面都用特殊玻璃与外界隔离,而且一律禁止拍照以及进入。朝鲜导游给出的说法是,当地人比较害羞,面对陌生人会不知所措,故而还是尊重为上,不要轻易打扰。可真的是这个缘由吗?作为外来者,很难知道真相。
如同对建筑物的定期涂抹一样,金日成广场作为朝鲜的“中枢神经”,也有了“新衣”。只不过,高大建筑物的“新衣”需要抬头感受,金日成广场的“新衣”却需要低头观赏。因为刚刚结束的阅兵仪式上,为了摆出不同的造型,朝鲜官方给每一个获准进入广场的人确定了精确的位置:一个个白色的实心圆点。
对朝鲜人来说,与其说这个一个确定位置的原点,毋宁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 “殊荣”。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能很快在密密麻麻的白点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甚至如数家珍。
广场的正中央,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看上去并没有预想的大。广场上人并不多,偶尔能看到步行者经过,也有骑着自行车的。广场正对面,是主体思想纪念碑。据说,在朝鲜最困难的时候,主体思想纪念碑顶上的灯光都没有熄灭过。环绕着主体思想纪念碑的,是五光十色的喷泉,以及不断循环的宣扬金家王朝的昂扬歌曲。
眼见大同江面、喷泉和灯光营造出来的五光十色的夜景,同行的来自澳门的朋友感叹道:“有一种回到澳门的幻觉,完全颠覆了我对朝鲜的想象。”显然,这又是平壤的一件“新衣”。而类似的“新衣”,在2016年以“万里马”速度兴建起来的未来科学家大街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谁来充当那个说真话的“孩子”?所不幸,在主体思想的感召下,朝鲜尚未形成有组织的变革力量;所幸,一些微小的改变正在底层悄然发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美宣布重磅新规 |
2 | 一夜之间,中国各地高校都贴满了这种海报 |
3 | 斥他“软骨头”,北京发出迄今最强烈表态 |
4 | 川普访沙特 这句话引来全场起立致敬 |
5 | 惊爆:中共防长董军因这个躲过一劫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2 | 何卫东的重大消息来了 |
3 | 这场大风暴,终于来了 |
4 | 和习近平斗常委突传新状况 |
5 |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
6 | 曝美中破局始于一场秘密会议 他先退缩 |
7 | 中共头号政治明星“王储” 死于狱中酷刑 |
8 | 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声明 |
9 | 突发!美宣布重磅新规 |
10 | 北京松口气之余,贝森特又来一记当头棒喝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