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江夏编译报道: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Washington Examiner)发表评论员洛甘(Tom Rogan)的文章说,英国首相特丽莎·梅日前访问中国,会见了中国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她此行的目的,是为英国脱欧之后谋划新的贸易发展。两国签署了价值130亿美元的新贸易合同。特丽莎·梅对习近平说:“我很高兴能来到中国,进一步推动我们已建立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他这番话引人注目。记者福克斯(Robert Fox)问卡特将军,为什么不把北京包括在挑战性国家名单中?后者的回答相当令人吃惊。他说:“此刻我并不一定认为,中国是我们明显的现实威胁。”
相较之下,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几天前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把中国描述为“修正主义”强权和主要威胁,指北京正努力获得“对其他国家经济、外交、安全决策的否决权”。他还引述了中国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进行的帝国式的岛屿建设事例。
然而,英国和美国的分歧,不仅在于对威胁的评估不同,而且对评估的功用也不一致。英国军队曾经不情愿地参加美军骚扰中国的行动,如美国海军穿过中国海域实行的自由航行巡逻等。英国为什么对北京越来越恭顺?你如果感到困惑,只需数数钱就行了。
更具体地说,英国迫切希望获得中国投资,因为那将有助于英国经济在脱欧后保持繁荣。而中国则积极招徕英国政府的前阁僚,现在包括特丽莎·梅的前任首相卡梅伦也赫然在列。中国人已经把英国的权势人物培养到他们的圈子里。对中国人来说,交换条件很清楚。
英国既然从中国得到经济好处,那么这个美国最亲密的盟国,则必须默许中国的外交和内政政策。英国对北京镇压香港的抗议活动;在太平洋耀武扬威;威胁印度边界;危及台湾安全;从事咄咄逼人的网络间谍活动……在全世界注视下保持沉默。
反过来,这会鼓励美国的其他盟国仿效英国的做法,因而削弱美国的影响力。这一切发展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说到底,中国正在做的不是简单地收买影响力,而是从根本上重塑国际秩序架构。目前,只有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在警惕事态的发展。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胡春华署名文章 口吻不寻常 |
| 2 | 他突然接近习近平 中国官员全吓傻视频曝光 |
| 3 | 谁偷拍了美女主任? |
| 4 | 好色陈志购游艇开淫乱派对 细节曝光 |
| 5 | 她曾被张艺谋力捧 成名后与富豪卷款61亿逃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