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幻小说《苍穹浩瀚》系列设想在200年后:人类已经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了殖民地,并且开始在小行星带定居。
人类想要殖民小行星带有很多令人信服的理由,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采矿。地球上的贵金属大都埋藏于地下,但小行星的表面即存在大量贵金属,比如金和钯。而且小行星也可以用作人类研究太空的科学前哨站。
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有科学家认为它们是某颗行星的残骸。小行星分布在整个太阳系,其中大部分位于小行星带,共分为石质、碳质和金属这三种基本类型。它们有的大到直径数百米而有的却小到只有一间小房子那么大。
行星资源和深空工业等公司已经开始在小行星矿业上投资,预计2025年能够开始采矿作业。然而,在小行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要比在小行星上采矿来得复杂多了。
其中一个主要风险是小行星殖民地将受到的高辐射量,诸如太阳辐射、木星的辐射带以及其他宇宙射线。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埃尔维斯(Martin Elvis)解释道,"宇宙射线是高能粒子,大部分是质子或高能原子核。这些高能粒子能直接穿透物体,非常危险"。在地球上,我们的大气层吸收了最危险的射线,而太空殖民地也需要类似的保护盾。 "可以利用厚重的水层或冰层(作为保护),但厚度最好能有几米。"
还需要想办法发电。大多数探测器和卫星依靠太阳能电池阵列来获得能量,但这对小行星来说可能不太管用。科幻小说作者和前天文学家雷诺兹说:"距离太阳越来越远,光的'平方反比定律'作用开始生效。如果你离太阳两倍远,那么你只能通过太阳能集热板一块区域收集到四分之一的能量,当越过火星轨道进入木星和土星的领域时,你必须有非常大面积的太阳能集热板,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主要问题。"
适宜定居的小行星的理想类型是碳质的,因为碳通常含有10%的水。埃尔维斯说,"水在宇宙中很常见,因为水是由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组成的,水也可以被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因此可提供呼吸的氧气。"小行星还需要至少100米厚的防护盾用来屏蔽辐射。
定居点可以隐藏在小行星表面以下,以屏蔽辐射。然而,开采和挖掘小行星比想象中要难得多。雷诺兹解释道,"我们看到的很多小行星都是非常松散的碎石堆,它们没有任何内在的完整结构——它们不是巨大的砾石,而更像是由自身重力结合在一起的一大团碎石堆。"
缺乏物质的凝结也意味着让小行星旋转的任何尝试——如在小行星内部形成人造重力,都会因额外的作用力导致小行星有有分解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些增强小行星耐久性的机制。麦克说:"首先必须在不弄乱小行星本身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核心部分挖空,然后在确保不会对剩余部分施加过大压力的前提下再去旋转这枚小行星。"
为了防止小行星解体,建议搭建一个金属网或笼子将小行星包裹起来。这种做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因为小行星带上就有大量的金属小行星可提供需要的材料。
小行星定居点面临的许多挑战与拟议中的月球基地类似。除了重力不同之外,唯一的主要区别是距离。月球和国际空间站距离相对较近。月球距离国际空间站最近的点只有225,623英里(约361,000公里),而且国际空间站就在地球大气层内;但是小行星带距离国际空间站大约1.6亿英里(约2.56亿公里)。
任何小行星定居点都必须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并且能够自给自足,因为能得到来自地球的支持将非常有限。埃尔维斯说:"到达小行星再返回地球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将不得不在小行星上解决。我们需要巨大的人力支持,因为这不是走出去拿一个(星际迷航)复制器那么简单。即使是向地球发送一个消息也可能需要一个小时。"
在小行星上定居在技术上似乎是可行的,但却面临重大的工程挑战。但通过自动化系统和无人机进行远程开采小行星可行性则比较大,其中一个选择可以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基地用来协调小行星采矿系统。
麦克说:"火星和月球在重力方面人类都比较适宜一些,而且可使用这两个星体现有的地下隧道,因此辐射屏蔽效果也更好。"现在已经有六颗卫星可以用于通信,并且我们对火星和月球的环境也已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有一些小行星在太阳附近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运行的轨道靠近地球和火星。这些小行星可以挖空作为运输渠道,同时也保护宇航员免受辐射危害并减少对燃料的需求。埃尔维斯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几年后的技术可以轻松地把十几个或更多的小行星推进入这些轨道。"
还有人建议在火卫一(又称为"福波斯")上建造一个太空港。火卫一是火星的月亮,有人认为它曾经是一颗小行星。这个太空港可以作为将来在火星上定居的一个中转点。
虽然行星有重力和大气层的保护,是人类在太空建殖民基地的的首选,但我们也可以在小行星上很好地定居下来,虽然住起来不是很舒服,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远远大于令人怯步的挑战。
如今看来,马斯克把人类送上火星几乎不可能 | 科学家怀疑NASA早就发现火星生命 却杀死了它们 |
马斯克预测 20年内将有100万人住到火星 | 马斯克官宣人类登陆火星时间表 |
火星可能曾宜居 中国“祝融号”有新发现 | 科学家找到新“护盾” 前往火星需要它 |
“爆速火箭引擎”出炉 到火星单程只要30天? | 火星再见文明遗迹?神秘方形结构曝光 |
火星上真有生命迹象?NASA拍到诡异方形 | 火星惊见奇观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2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