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讣闻满版但无人送终:义大利疫情下的"隔离孤独死"
"我们只能等待一切都好起来,才能再为死者送行..."义大利的武汉肺炎疫情惨重,截至17日上午已累计2,158起死亡病例,仅次于中国。病毒威胁之下,以老年人为核心、传统家庭关系极为紧密的义大利社会,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隔离冲击。在伦巴底大区等北部重灾区,地方报纸刊载的讣闻每日以百为计,最多甚至可达10页。但大部分的染病死者,却只能在隔离状态下孤独死去;身后事亦因应"全国封锁"的紧急状态一切从简,死者家属因为防疫隔离、封城限制等,甚至无法当面为至亲挚爱送行人生最后一程。
为了防止全境扩散持续失控,以伦巴底大区、威尼托大区、艾米利亚–罗曼尼亚大区等北部疫情重灾区为轴心的"封城令",在10日进一步扩大为"全国封锁"——全国关闭学校、大部分商店,取消体育赛事、娱乐活动、宗教仪式,禁止公众集会与非必要的城际与跨国移动,直到4月3日。
然而"封城隔离"断开连结、拉开人与人的社交距离,却对传统家庭关系极为密切的义大利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义大利是欧盟人口高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家庭关系以祖父母及父母辈为主。祖父母帮忙照顾孙子孙女,儿女成年后继续与家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三代同堂,仍是社会常态。
由于高龄人口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风险族群,为了避免病毒传播,许多爷爷奶奶近期只好主动或被迫与子女、孙子女保持距离,小心防疫。但这一方面恐造成高龄人口的生活起居不便;另一方面,不像年轻世代习惯了网路互动,缺乏家庭支持的老年人,自我隔离的孤独感相形之下也更为强烈。
除了以老年人为家庭核心的社会模式,因为疫情被迫改变,义大利的丧葬俗常亦同遭冲击。
以疫情重灾区伦巴底大区的贝加莫省(Bergamo)为例,该省原本是人口百万的富庶之地,但自从疫情爆发、封城隔离以来,城市街头一片萧条空荡,只有火葬场24小时不停轮转,追赶消化超乎平常的丧葬需求。当地居民形容,贝加莫省已经变成"只有救护车与灵车在奔波的鬼城"。
地方报纸每日刊载的讣告,更是戏剧化地挤满了整个版面。像是当地的《L’Eco di Bergamo》,近期刊载的讣闻一天就有上百则,版面可达10页之多,当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的老者。由于染病死者太多,该报的资深编辑也曾犹豫,是否该酌量减少讣告露出,以缓和哀戚氛围?但最终仍决定将疫情的真实面貌摊在世人面前,亦是给予死去的人应有的尊重。
"这已经比战争还惨烈了。"来自贝加莫省的德斯塔(Marta Testa)向《华盛顿邮报》表示。德斯塔高龄85岁的父亲(Renzo Testa),11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病逝。但从发病送医到不幸身亡的短短5天内,一家人却因为隔离而无法前往探视,父亲最终只能在孤独中死去。
由于当地短时间内的死者过多,殡葬业者消化的能量超载,德斯塔父亲的遗体目前仍在"排队"等待处理身后事。只是德斯塔一家,却恐怕无法团聚为父亲送行。
这一方面是因应"全国封锁令",目前贝加莫省的丧葬一切从简,以避免群聚感染。相较于过去动辄百人的公开葬礼,如今仅能有一名神父、一名殡葬业者主持,少数符合条件的亲属(比如:未有疑似症状的健康者,且人数不得超过10人),才能前往墓园为其送行。其他情况下,墓园则都处于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则是,德斯塔的母亲本身就是疑似感染患者,正在居家隔离,根本无法外出。种种限制下,家人目前也只能在讣闻上悼念,暂时无法为父亲举办体面葬礼。
"当我们陷于悲伤阶段时,亟需亲密连结。但我们的悲伤,现在却只能够透过电话连接。"德斯塔表示。
德斯塔一家的境遇并非个案,许多义大利家庭都遭遇同样状况。由于义大利以罗马天主教为大宗信仰,葬礼在宗教传统上亦有其重要意义,也是家庭关系里的重要时刻。当病毒疫情逐步松动社会时,家庭关系比起其他欧洲国家更为紧密的义大利,冲击更是巨大。但比起愤怒情绪,眼前更多却是面对病毒的脆弱与无能为力。
为此,义大利北部部分城市目前也纷纷透过在地组织,开始募集平板电脑等通讯设备,捐赠给当地医院。希望藉此消缓确诊患者、甚至其它疑似个案的隔离孤独感。至于亲朋好有聚首送终的公开葬礼,在疫情紧张的当下,恐怕仍得暂停一段时日。
而尽管德斯塔的父亲,恐怕会在亲友缺席的遗憾状况下孤独入葬。但德斯塔一家,仍旧希望有一天,能再为父亲好好送行道别——"在未来更好的日子。"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2 | 惨被拒绝,川普现已骑虎难下 |
3 | 一尊这次彻底栽了 |
4 | 非常意外!震惊! 中国人一觉醒来惊讶地发 |
5 | 意外逆转!习访东南亚,收到坏消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