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全球有不少国家均以不同的科技方式防疫,对国民进行监控。不过有国际著名历史学者于《金融时报》撰文,形容疫情过后全球将生活在另一世界中,并指出紧急措施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忧虑监控常态化,认为这是“极权主义监视与公民赋权之间的选择”。
为了控制新冠肺炎蔓延,各国都正采用不同的方式监察或追踪一些怀疑确诊者、检疫人士等。例如在香港,从政府公布数字显示,由2月头至3月中已超过5万人接受强制家居检疫,一些检疫人士需要戴监测手环、并用手机应用程式配合电子手环,透过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分析各种讯号变化,进一步核实接受检疫的人是否身处家中。
而在中国,多个省市都动用了人脸辨识相机系统、监视器及监控无人机来侦测隔离者的动向。另外印度就根据手机GPS系统追踪确诊患者与密切接触者的轨迹。一些西方国家亦关注到以科技防疫的方式,亦正在评估仿效,试图利用手机即时定位资料,追踪确诊者的动向,希望防疫工作更有效。
不过在防疫的同时,亦引起隐私保护的问题,开始有人讨论,就算疫情结束,这些紧急措施他日会否成为政府进一步监控人民的藉口,有学者就提出了相关的观点。曾撰写著作《人类简史》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上月末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长文《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形容全球面对新冠肺炎下,各国政府未来几周所提出的决策,除了影响医疗系统,还将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并指“风暴将过去,人类将继续存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将活着,但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尤瓦尔.赫拉利续解释,现在许多短期的紧急措施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控制疫情,一些政府通过严密监视人们的智能手机,使用数以百万计的面部识别摄像头,并迫使人们检查并报告其体温和医疗状况。例如以色列部署监视技术以追踪冠状病毒患者,而该技术通常用于与恐怖分子作战,不过即使议会拒绝该措施但以色列总理则以“紧急命令”的方式实行。一些以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进行审议的决定,现在几小时内即可通过,尤瓦尔.赫拉利相信这会加快了历史进程。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新冠肺炎可能将是人类监控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不仅可以令至今拒绝使用大规模监视工具的国家,出现监控正常化,更重要的是监控从“皮肤上”急剧转变为“皮肤下”,例如在生物识别监控下,透过监视体温、血压和心率变化等同时亦可知道一个人的情绪。
尤瓦尔.赫拉利续指,临时措施有持久保持下去的巨大惯性,尤其考虑到新的紧急状态可能会再次出现。他强调现在于紧急情况下,的确要利用这些新技术抗疫,但同时要建立人们对科学、公共当局和媒体的信任,而不是建立一个监督制度。这是“极权主义监视与公民赋权之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