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冠疫情肆虐,许多国家提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米的社交距离,这一距离足够吗?其实,科学界对此并无共识。
法国卫生部长、总理乃至总统讲话时,每次都强调几个个人必须注意的卫生条件,其中一个就是各自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其实,法国是遵循世卫组织的要求而作的。这一要得到了多数国家的遵守,但也有所变化,比如比利时和澳大利亚要求保持1.5米,美国也有所不同,3-6码。
不管一米还是两米,最近麻省理工学院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根据这一研究,咳嗽或者打喷嚏者,射出的唾沫形成的“气雾”,可以一直飘到八点二米以远。另外,咳嗽时,痰沫不管大小,喷射速度可达每小时36-110公里,也就是说,可以射得很远。
另外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则认为,细微的痰沫形成的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驻留数小时。当然这一实验仅仅是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
世卫组织对此持审慎态度。但承认唾液可以飞到比一米更远的地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教授Estelle Jumas Bilak认为,一米,是人之间正常的社会距离,很少有保护作用。
在现实环境中,新冠病毒能感染1-8米范围内的人群吗?华盛顿大学专家Paul Pottinger予以淡化:这个问题不是说唾沫一直可以飞到多远,而是一直飞到什么距离以后就不足以构成威胁。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教授étienne Decroly认为,没有多少唾沫会飞到两米远,但不是绝对没有。我们可以放一小张纸片贴在墙上一米的距离,只要你说话声音很高时纸张就会颤动。也就是说,在一米的距离,你会直接感染到你对面的人。
在蒙彼利埃,医护人员必须至少保持两米距离,食堂椅子距离本来相隔一米,再抽掉其中一个。在办公室,必须保持三米距离。一米,是正常的距离,没有任何保护作用,两米,就可以允许有比较自由的动作。但是要求增加距离对专家来说毫无意义:我们不能完全停止社会生活。
最后,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能证实社交距离有多大才具有真正的保护作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Arnaud Banos认为,保持距离必须同其他的保护措施一并使用才有作用,他认为保持一米更多的是象征价值。
面对不确定状态,众多科学家建议解封后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再戴上口罩,就会缩减病毒袭击。
数十万法国专家四月初联署,要求普及所有保护呼吸系统的手段,其中一位医生希望最终所有人都能戴上FFP2这一能过滤涌入的空气的特殊口罩,在没有这一口罩之前,所有类型的口罩,哪怕一个长头斤也有一点点保护作用。至于医护人员,则绝对需要戴FFP2口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5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