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界卫生组织(WHO)星期五(4月24日)宣布成立国际合作框架,旨在加速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疫苗、诊断和治疗工具的研发、生产和公平分配。中国和美国都没有以官方身份加入这个国际合作新倡议的启动仪式。
美国和中国代表都缺席这一项目的在线启动仪式。联合主持这一仪式的包括法国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盖茨基金会代表。联合国秘书长、非盟委员会主席、20国集团主席、法国、南非、德国、越南、哥斯达黎加、意大利、卢旺达、挪威、西班牙、马来西亚和英国的国家元首或代表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政策研究员、全球卫生政策专家卡莉·克鲁贝纳(Carleigh Krubiner)说,世卫组织的这项倡议的目的是为了新冠药物和疫苗的先期科学研发工作和未来整个生产筹备的协作与协调。
克鲁贝纳表示:“我们过去所看到的是,(国际协作的)失败不仅会导致重复工作,而且还会导致生产和供应不足、导致缺乏适当的框架来实际提供最需要的疫苗、治疗手段和其他必要的医疗干预措施。”
克鲁贝纳介绍说,目前各国正在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产品多达50种。
“随着我们向前推进,对临床试验和生产能力进行更深入的投资,我们需要对接受下游资金的产品类型进行协调,并最终获得进入生产和最终分销的支持。”她说。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说:“一般来说,开发生产药物的能力集中在少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可能还有印度。很大一部分国家没有开发和研制的能力。”
黄严忠表示,疫苗研发之后的分配过程也是不平等的,先发展出疫苗的国家会优先让本国国民使用,富裕国家也具备能力优先购得疫苗。这个就是待价而沽的过程。”
世卫组织的国际协作也是为了避免像2009年甲型H1N1流感时期疫苗分配不畅那样的问题。
黄严忠说:“实际上那个时候WHO还是起到一些作用的,当时促成美国承诺他的疫苗的生产能力,分配满足了国内人口的需要,就可以发放比如10%的疫苗捐给WHO、让世卫组织来分配。但(美国)还是以本国为优先,而且它的可以trigger donation(促使捐赠)的门槛还提高了,所以等它真的到了WHO的疫苗分派的时候,已经太少、太迟。”
“我们看到一个情况,就是(到2010年)疫情都快结束了,WHO还在这些国家送疫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戏剧性逆转,中南海怯阵 |
2 | “嫂子揉面”全网疯传 网:这是揉面还是勾 |
3 | 习此行恐不利,不详信号传来了 |
4 | 罕见!中国现任省长落马 重击习近平忠仆 |
5 | 唯一有核武却不承认的国家 核武储量甚至超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