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新冠肺炎确诊及死亡病例,相较欧美国家来得少,根据日本学者研究,可能是东亚人与欧洲人,在和调整血压有关的基因上,存在些微差异。
为何东亚的新冠肺炎确诊与死亡病例比欧洲少?日本学者提出新的见解。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特任部长山本直树指出,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原因可能是东亚人与欧洲人,在和调整血压有关的基因上,存在些微差异。
日学者研究 调整血压基因是关键
已有研究显示,东亚确诊及死亡病例较少,可能与戴口罩等日常生活习惯,与提供民众医疗服务体系的差异,以及免疫力等各种因素有关。山本说,研究团队藉由研究基因差异,认为也许能够预估个体的易感染性及重症化的风险。
东亚国家人体 有ACE1特征者较多
研究团队观察与“第二型血管收缩素转换(化)酶”(ACE2)同源的“第一型血管收缩素转换(化)酶”(ACE1)基因。ACE1是一种和调整血压有关的蛋白质;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时,其棘(状)蛋白会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结合,即ACE2成为该病毒的受体,这与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感染人体的方式相同。
在搜集日本国内外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后发现,东亚国家人口的ACE1有特定特征者较多,而欧洲及中东等国人口的这项特征则较少。对照这三个地区通报的确诊病例和每百万人的死亡病例,东亚地区均趋少。至于该特征如何影响肺炎等症状,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基因组医科学项目负责人沟上雅史表示,希望透过研究新冠患者的基因,釐清和新冠肺炎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