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病毒大流行,“封锁”措施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防疫手段。《纽约邮报》刊文表示,全面封锁抗疫可能是错误的举动。
他指出,1957~58年发生的亚洲流感使70,000~116,000名美国人丧生,占美国人口0.04%~0.07%;1968~70年的香港流感造成约100,000人丧生,占人口的0.05%。然而,“我们从来没有通过锁国来应对瘟疫”。
作者指出,在美国有186,000人死于中共病毒,占当前人口的0.055%。这个数字会继续升高,但与上述两种流感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程度类似,并且对于65岁以下的人群而言,中共病毒致命性要比流感低。然而,此前的流感并未导致大范围的封锁;没有大规模停课;办公大楼、工厂、饭店和博物馆等等一律不关。
那为什么今天应对中共病毒的态度如此不同?文中分析指出,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人们越发迷信于科学,并相信政府干预的能力——如果可以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影响气候变化,那也同样可以通过行政措施来消灭病毒。
于是,政府“拉平曲线”的初衷顺理成章变成“消除病毒”的手段。
作者指出,事实已经证明,堪称“报复性保护”的措施未必能起到保护作用。实行持续封锁的领导人声称是在“遵循科学”,但这种做法的效果或许减少病毒的立即传播,但却带来更多弊端。例如由于封锁,癌症筛查、心脏病发作治疗和药物滥用咨询等等受阻,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病人死亡,以及下文中提到的经济影响等等。
文章援引格雷格·叶普(Greg Ip)上周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文章指出,封锁防疫“过于生硬,且代价昂贵”。这支持了川普总统在4月中旬的说法:“长期封锁和强迫性经济萧条将对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和广泛的伤害。”
文章指出,作为对比,韩国和台湾、新西兰等岛国没有采取极端的封锁措施,但却成为成功防疫的典范。
作者在最后指出,面对大流行,政府或许可以起到疏导作用,但却永远不能完全控制“自然”,无法完全消除风险。当其尝试减少一种风险时,可能会增加其它风险。在这种不确定之中,人们会犯错误,就像封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2 | 央媒头版定调,国家要动真格了 |
3 | 习将谢幕?!中办纠左批个人崇拜 震慑政坛 |
4 | 美最高法院8-1通过!川普政府打赢重要法律 |
5 | 蔡奇突发选边倒戈 反习卷起无极狂风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