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被发明的“外国菜”:从第一中餐左宗棠鸡说起 | |||
www.creaders.net | 2021-02-27 15:40:31 BBC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中餐外卖一般这个样子 今天,我们饮食的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即便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你也能在街道两边发现印度餐馆、日本寿司店或者中餐外卖餐馆。在大一点的城市,特色非洲面包(spongy injera)、韩国石锅拌饭、约旦茄泥酱、四川麻婆豆腐、墨西哥辣椒酱、意大利面、越南米粉等等各国风味美食应有尽有。 比如,在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左宗棠鸡”是一道最受欢迎的中国菜。从旧金山到奥马哈(Omaha)、从内布拉斯加(Nebraska)到伦敦的各地中餐馆里都有这道菜:酥脆炸鸡块勾上糖芡汁做成的所谓“中国传统美食”。 但是英国美食家、厨师扶霞(Fuschia Dunlop)在这道菜号称的起源地--中国湖南却发现,根本没人听说过“左宗棠鸡”。实际上,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没听说过这道菜,并且它的味道和正宗湖南菜也毫无相似之处。 中餐 左宗棠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位中国将领生于中国湖南省,曾经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叛乱。这场暴力叛乱发生于19世纪中期,其首领自称是耶稣基督之弟,叛乱军队差一点就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据史书记载,左宗棠将军一直到去世也没对炸鸡产生过任何特殊兴趣。扶霞写道,这道中国菜的发明人--湖南籍厨师彭长贵才是把左宗棠将军的名字和炸鸡块绑在一起的始作俑者。 彭长贵是一位为中国国民政府服务的著名厨师。1949年中国大陆易手后他去了台湾。离开中国大陆后,他自己创制了这道菜,但是最初它的味道中所含的酸味要多于甜味。纽约餐馆经营者在台北品尝到彭长贵发明的左宗棠鸡后,就把这道菜带到了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菜的味道也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和最初的味道截然不同的偏甜、粘稠口味,从而迎合比湖南人更喜甜不喜酸的美国消费者的胃口。 2014年的纪录片《寻找左宗棠》探寻了这道菜的起源,并且把目前流行版本的“左宗棠鸡”的照片展示给了时年96岁的彭长贵。他看了照片,嘴里嘟囔着说:“简直瞎胡闹。” 另一道变种的美味中国菜“炒面三明治”也有同样的故事。这道菜是用两片面包中间夹上浇上深色酱汁的炒面做成的。自20世纪中叶开始,位于波士顿以南的马萨诸塞州Fall River地区的中餐馆就开始流行这道能提供足够热量的廉价午餐菜式。 在美国很多地区还流行炒杂碎-人们认为这道菜起源于向美国输出大量移民的中国粤西地区。 在世界其他地方,炒杂碎是用豆芽、肉丝和种类无穷无尽的各种蔬菜为原料爆炒,然后浇上浓厚的芡汁做成。它甚至成了什锦烹调法的代名词。美国炒杂碎则由通心粉、牛肉末和各色蔬菜做成,非常流行。 披萨饼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饿汉们的创意并不仅限于中国菜。人们普遍以为,用金黄色咖喱汁和鸡肉块炖煮而成的咖喱鸡块是一道印度菜,但实际上它却发明于英国-关于咖喱鸡块起源的最著名的说法实际上都是错的。记者马克•哈伊(Mark Hay)在他发表于美食网站Roads and Kingdoms上的一篇内容详实的专题文章中正确说明了咖喱鸡块的来源。 就连好吃的披萨饼也和当初19世纪意大利人刚刚移民美国时期完全不同,那时的披萨只是用于充饥的面包饼。在之后的岁月里,它逐渐演化成一种面饼酥脆、用各类蔬果肉类覆盖其上,然后撒上易融奶酪烤制而成的食品,并且成为意大利美食的象征。 但是,这种披萨饼和意大利本国的披萨饼已经大相径庭了。学术界甚至用“披萨效应”一词来描述这一现象:当一件事物离开了它的原产地后,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并且成为该地文化的重要部分),回到原产地时反而让当地人困惑不已。 美食竞赛没有输家。一道菜会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变成截然不同的新菜式,甚至会成为经典美食。如果后来这道菜的“正宗”版本又开始流行,那岂不是更好吗? 无法否认的是,美食竞赛的结果可能会让人啼笑皆非。你要是去了中国,不妨看看是否能从餐馆中“外国菜”那部分找到和“炒杂碎”的故事异曲同工的菜肴。说不定,你可以找到所谓充满异国风情的西方菜--和你记忆中妈妈做的一样的--一盘时蔬炒饭上盖美国奶酪。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负债400亿暴雷!“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破产 |
2 | 麦康奈尔态度突变一语惊人!川普东山再起成 |
3 | 2021年中国楼市最大黑天鹅正式起飞 |
4 | 几次暗算胡锦涛 江一直想将他推上总书记 |
5 | 中国女导弹专家突遭撤职 和这事有关?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热门专题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春晚没把我逗笑,这则新闻真把 | 高伐林 |
2 | 台湾真的令人头大 | 阿妞不牛 |
3 | 到美国30年 | 人参花 |
4 | 穷人的退休计划 | 人参花 |
5 | 警惕!美国学校的性教育在教什 | 生命季刊 |
6 | 打完两针辉瑞后的生活状态 | 体育老师 |
7 | 元宵节吃什么 14种传统食物 | 挑挑拣拣 |
8 | 关于退休想到的几个问题 | 马黑 |
9 | 愿豪富如盖茨,玩世界如玩游戏 | 新歌 |
10 | 看留学生的悲欢离合 | 末班车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反共反华 – 具体化 | 汉卿 |
2 | 华夏不知何处去,爱国依旧笑东 | 新歌 |
3 | 反共与反华——估计是说不通道 | 阿妞不牛 |
4 | 到美国30年 | 人参花 |
5 | 李白杜甫写诗,不及万维众多诗 | 漁舟舟 |
6 | 七絕 題照(1342)何必同情貧 | 黄花岗 |
7 | 比特币和美国 | 远方的孤独 |
8 | 请万沐博息怒 | 施化 |
9 | 那个什么的闲人,万维第一儍! | 体育老师 |
10 | “我不是中国人” | 汉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