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国会发表了任内第一次国情咨文,时机点适逢基辅被战火摧残的画面传布全球,拜登于是用了相当篇幅,斥责俄罗斯破坏后冷战时代以来的和平。尽管他当时尚未具体提出将如何遏制普京暴行,但关于“自由将永远战胜暴政”等慷慨陈词,就足以获得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同时起立鼓掌。美国国会久违的同仇敌忾,对民调表现持续低靡的拜登来说,其实也有反向鼓舞作用。
因此,拜登很清楚他国情咨文重点不只在内政,更在于他对乌克兰遭俄罗斯侵略的回应。因为不只两党议员都很同情乌克兰,另有七成民众除知道乌克兰正爆发战争外,其中四分之三且尤其关心最后谁会取得胜利。这也是为什麽拜登的演说能吸引近5成选民收看(至少观看部分),创任内个人演说收视最高的原因。那天之后,美国很多媒体都提到选民对拜登的支持终于有了些微提升。
只不过,根据追踪总统民意的“FiveThirtyEight”统计,国情咨文后两周,拜登整体支持度也不过从41.1%上升到42.9%,不满意度也仅从53.6%下降到52.3%,对照先前民调节节败退,持平虽然已堪安慰,但在举国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如此义愤之下,拜登的民调表现恐怕仍属于“未见起色”。明明拜登当初在国会获得满堂彩,但怎麽会这样?
美国人对乌克兰遭俄罗斯入侵“有感”,其实不只来自国家立场层次的美俄关係竞合,或担忧俄罗斯将进一步衝击国际秩序,最后直接威胁美国,民间层次的论述则更直接单纯,就是“都什麽时代了,怎麽还会有一个国家竟用武力去吞并另一个国家?”尽管在是否支持美国军援乌克兰问题上,美国社会基于军事行动的複杂性而有分歧,但侵略就是不对,应该是连小学生都很清楚的基本道理。
回到美国本身,这个国家可说历经疫情风暴后尚待恢复元气,偏偏后遗症层出不穷,物价、通膨压力缠身,谁都很难预料此刻军事远征的反作用力会是什麽,更别提疯狂的普京似乎已无惧掀起世界大战。那麽,拜登终究采取的经济制裁和武器支援,就不可谓带了点折衷性质;只是历经数周,当乌克兰惨况一幕幕在电视机前上演,无疑再深化了美国人油然而生的道德同情,同一时间,拜登又被批评犯了软弱的毛病。正如同媒体上出现过的一段话:“美国人再没那个心情透过安抚俄罗斯去结束战争”。
以人类历史来说,独裁政权其实占去了绝大多数时间,“民主”原来直到近代才取得些许成就,两者之间却已是天差地别。美国总统被称为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但看看拜登,又即使是他的前任川普,面对强势的国会、独立的司法、自由的媒体和难搞的选民,即可知这样的总统,必然和普京之流处于截然不同的权力情境。
还记得2014年普京并吞克里米亚,就算当时全世界大力谴责,亦藉由制裁造成卢布贬值,俄国民众生活成本大幅上升,但在俄罗斯民调机构“Levada Center”的调查中,普京的支持率仍激增到82%。此回入侵乌克兰,西方国家比起前次更团结一致,却不管发动侵略如何不义,还连带殃及俄罗斯人民,普京在国内依旧享有高达七成的支持。另方面,拜登则为了国内棘手的经济问题焦头烂额,且不得不在制裁俄罗斯一事上处处纠结(也必须考虑制裁自己人民要付出的经济代价),搞得自己民调不上不下好像就要偷笑。但此刻不上不下的民调,不正反映了民主对权力者的有效制衡,不令掌握权力的人恣意走向疯狂。
“我爱国,所以我必须爱领袖”,这是俄罗斯。“我因为颇赞同总统的决策,而稍微喜欢一点总统”,这是美国。光就这点不同,以美国全球经济、军武实力,就足够让普京额手称庆,拜登要和他一样,美国要和俄罗斯一样,这世界大战恐怕就轮不到俄罗斯来掀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3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4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5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