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安倍发明一词影响深远 川普拜登都采用

www.creaders.net | 2022-07-11 17:31:21  大纪元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1日赴日本吊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赞赏安倍“提出了具有远见的‘自由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此前前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披露,安倍发明“印太”一词影响深远,被该地区大部分及其它地区的国家完全接受。

  安倍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共同愿景”

  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11日)访问日本东京,代表总统拜登对安倍晋三离世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表达慰问。

  安倍上周五在一次助选活动中遇刺身亡,享年67岁。

  NHK报道,布林肯11日在日本说,“安倍前首相是美日联盟的坚定捍卫者,提出了具有远见的‘自由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他为加强与美国和其它志同道合的国家的关系做了很多工作。”

  白宫上周五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安倍)与美国两党总统合作,加深了我们两国之间的联盟,并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共同愿景。”

  布林肯今年5月在一场关于中国政策的演讲中用了“印太地区”一词。“美国与这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持有相同的愿景: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有着透明制定和公平适用的规则;各国可以自由做出自己的主权决定。”

  安倍发明“印太” 影响深远

  以往,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被称为亚太地区,何时称为“印太”地区了呢?

  前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10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悼念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披露,今天大家惯用的“印太”一词,是安倍发明,而且影响深远。

  博明在题为“安倍晋三发明了‘印太’(Shinzo Abe Invented the ‘Indo-Pacific’)”一文中写道,川普2017年11月访问越南时,发表演说宣告“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这标志着各国领袖描述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时所用的称呼,开始出现转变。

  那是川普上台后首次亚洲行,到越南岘港参加APEC会议。博明说,当川普在越南讲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是“一个由国家组成的美丽星座,每个国家都是属于自己的耀眼明星,不是别人的卫星”时,获得听众起立鼓掌。

  但川普实际上是借用了安倍的一句话“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

  博明指出,2017年,当川普政府正在寻找一个口号来概括对此一地区的战略时,他和同事们看到放大安倍“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说法的好处。其它国家也抓住这一精神。

  2017年11月当时的澳洲总理Malcolm Turnbull宣布一项政策,要实现“安全、开放和繁荣的印太地区”。

  如今,这句话已经被该地域大部分的国家及其它地区的国家完全接受。

  安倍为何发明印太 并被广泛接受?

  博明说,早在大多数西方领导人之前,安倍就明白中国共产党的野心。这就是迫使他重新构想各国应该如何看待亚洲的原因。

  2007年,在安倍首次担任首相访问印度时,他在演讲中呼吁建立一个“更广阔的亚洲”,不仅跨越太平洋,还跨越印度洋,“自由和繁荣的海洋,对所有人开放和透明”。

  博明说,安倍知道“亚太”(Asia-Pacific)一词让人联想到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理。他希望人们把镜头拉远,看到一个更宏大的画面,包括印度和东南亚那些年轻海洋国家。

  由此,安倍开始使用“印太”(Indo-Pacific)这个词汇。

  此外,博明说,安倍还试图用一种更具吸引力的理念来抵消北京的威权、集权模式。他在2016年的演讲中描述一个“重视自由、法治和市场经济,免遭武力或胁迫……”的地区。

  安倍不断地在他新定义的地区旅行,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建立亲密的友谊。印度总理莫迪上周五得悉安倍遇刺,即宣布设立为期一天的“全国哀悼日”,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各国开始将安倍的愿景视为一个廉洁替代方案,取代中共不透明的“一带一路”借贷计划。

  中共威胁下 安倍继续推动“四方安全对话”

  博明说,中共深知专用词汇在塑造人们思维方面的力量,指示其外交官警告邻国绝不要说“印太”。然而威胁失败了,这个词开始广泛传播。

  以印度尼西亚为首的东南亚国家宣布了新的印太展望。远至布鲁塞尔和柏林,各国纷纷起草印太战略。

  博明说,为了支持这个地区架构,安倍还推动一项新的外交倡议——“四方安全对话”(Quad)。安倍将日本、印度、澳洲和美国想像成一个巨大的棒球场,以遏制北京的转变。经过多年努力,Quad高层会议终于在2017年举行,川普任期结束时已提升为内阁级会议。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上任以来,Quad已召开4次正式的领袖峰会。尽管不是军事联盟,但Quad已成为对付北京虚假信息、供应链勒索、债务陷阱外交、非法捕鱼和其它不当行为的重要论坛。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